
现在球具商与坊间很多的球具订制工房引进高科技设备进行球具量身订制服务.大家现在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数据在球具介绍中,比如MOI,硬度频率,击球起发角,击球后旋量,挥杆速度,球头速度,与滚动距离等.这些数据都是让大家更清楚了解你击球的细节与状况.没有这些数据你可能只能猜你的一些动作或击球上的问题.所以现在在球具上提供出更多的数据给大家,对大家来说,这是正面的资料与协助你了解自己问题的一些线索.但我今天想要着眼讨论的区块是在于数据有绝对性的重要吗?对于一般球友来说,数据是能否解决你现在击球的问题?
数据化!
打球要求能打出你要的一些要求,比如距离,弹道,速度与稳定性等.球杆要能达到你的要求需要很重要,球友本身的参与与投入.这可不是说,你到任何一家工房或球具大厂的量身订制中心去,给它们你的球具数据或规格他们就可以帮你订制出你要的球杆.事情可没这样简单.但为何现在大家都把数据挂在嘴边?数据当真有如此重要,需要我们去了解与使用它?这点我个人的角度是,千万别上了商家或厂商的道了.数据化是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有数据才能很快速与简单的进行球具复杂与生产.有了数据才能错误引导你在球具的规格.就我的经验,我常告诉我的会员与朋友,你只需要在乎的是结果.这些数据你们多半是有听没有懂.就算你懂得它字面意义,但却不知道它们真正的含意与用处.这也没用!
谁是数据化的推手!
什么人最喜欢与推展数据化?美国人.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推展者.现代化工商社会的推手与动力来源.因为要让产品能卖得更多,生产得更低廉的成本,与产能可以更大.怎么做?就是先从所有的地方建立起一个标准的数据出来.如此才能在每一个环节当中进行生产确认,标准,与检验的工作.数据化是一种很不人性的产物.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标准化比如感觉,看不见的东西或摸不到.你硬生生去设定一些数据标准来,虽然可以让一般人或厂商有一些依循标准,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数据是很难可以起到作用.就算是厂商来说,这样的标准与数据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真的不多.
达人制vs数据化
但数据化的真的含义与它另一面恶魔的身份就是取代师傅传承或达人制度的一个方法.大家现今都可以在各行各业中看到一些用心工作,生产与服务的商家.而很多这类的商家与公司都建立在一个主轴那就是它的工艺上.不管这是吃的,用的,提供服务也好.这都是在老师傅多年的经验与研究上所得.这就是这类的店家或公司很难做到标准化原因.因为这些做法,工艺都需要人去慢慢推敲与摸索而来.就算使用现代化的机器来协助生产,但很多关键地方还是以人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而这当中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要的是量,还是质?
我想为什么很多东西无法以大量去生产,或是很多老店为何还是维持小量或单一生产模式?这最重要的是在于质量的维持.很多好东西的生产都需要在每一个环节当中花时间,花工夫,把每一个细节与要求都仔细运作到位.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好的质量产品与服务.如果可以把这些细节当数据化那事情就简单了.产品不再是高贵而不可攀.大家都可以轻松取得.但这样的东西一定会有一些问题,比如重看不重用,不再耐用,东西不再到位,效能与质感都降低.因为要把东西给做好,质与量是在跷跷板的两边.要达到平衡只有尽可能的做到妥协.
质量才是核心!
很多媒体与节目都会采访与讨论这类老师傅所传承下来的手艺.为何没法大量生产的重要关键,全都在于这些达人对于做出来产品所要求的质量.在任何事务上,如果只是要求差不多的态度,那最后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是差不多的质量与水平.因为对质量上不妥协,所以在生产上与制造上就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与人力.如此才能把大量生产所做不到的东西给弥补起来.而为什么这些老师傅无法做得大量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这样的作法与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但得到的数量不会太多.而现今年轻人都想在舒适的办公室内工作,对于这类需要在传统或不好的生产环境工作,就很难找到传承的人要投入.
另外更重要的是,找到的人也需要有同样的态度与对质量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出或得到高质量的产品.所以人一直是生产的关键所在.这样的观念与态度反应在高尔夫球杆上就会有很多的差别.就我以前的角度与订制球具的态度来说.数据化是很重要的资料,但在8年前的工房,有这些数据侦测的工房是很少,或甚至没有.而大厂的量身订制中心也都没有到亚洲来设立服务据点.所以那时对于一般球友要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球具的数据给建立起来,让一些工房的技师无法随便处理你的球具.而现在量身订制球具已经慢慢的推展开来,很多球友的球具已经不再是一般套杆或市售款球杆能满足了.而这时大家就完全要走数据化的订制球具模式.
专业的基础在于经验!
经验是很重要的质量基础.经验需要是正向的融入到你的知识与专业上才能得到最后好的结果.数据化的一个关键在于,厂商与店家没有办法花上5年以上的时间去培养一位专业的技师,而要让人这个因素可以降低到最小,就是设定一系列的标准化流程,同时以仪器设备去协助经验不足与专业不到位的技师来处理每个人问题.所以最后得到的订制推荐与规格真的很难可以说服球友去购买使用.这些状况,虽然我个人没有亲自去体验效果与过程,但从我的会员,朋友的经验,我可以了解这样的东西很难让球友去使用.我只能说这些人或大厂还没有建立更多的经验值与将这整个订制程序设定到位.结构的组成与数据的完整度,很多参数都没有放到系统内.所以得到的结果才会如此的粗糙.
常常很多球友到一些大厂的量身订制中心去就被它们专业的仪器与设备给吓到.但这样多半是唬人用.它们完全以系统去运行量身订制,仪器本身是很专业没错,数据上的结果也挺精准.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数量,把这些数据放一起后要如何分析与利用?别说啥!这点连大厂在美巡赛的专业订制球车的技师或技术部门都人员都没有这样的经验与能力去分析与客制出好的杆子.连一些订制观念还是停在挥杆重量时代的东西.这样的水平很难可以得到好的结果.只是他们有一些可以吓人的仪器与工具来当做他们最好的保护.对于结果,我只能说,以选手的水平,什么球杆都能用,加上杆身厂与握把厂都提供最好,最新的产品,免费给这些大厂的专业订制车使用.一般专业水平的技师都能做好订制球杆.
球具是没标准化
我自己的球具订制经验与专业也一直在调整与提升.我以前订制球具的角度也是以高科技的仪器为主进行分析与讨论.但后来我觉得使用一些时间后,这些数据的意义已经不再那样重要与精准.所以我的球具订制服务就完全以我的双眼为仪器去观察与分析了.这也就是所谓的达人文化与模式.以强大的经验与专业为基础.跳脱了这些所谓的标准化与数据化的制度.完全以人为出发点,细心观察人的使用模式,与细节.再把这些使用结果与数据传送到大脑的经验与专业数据库中.进行分析与计算.最后会产生出一两个结果.这就是最精准的订制服务.
这个服务在美国与日本有一些很专业与资深的技师或产品设计师有这样的水平.因为摸得多,经验与处理状况都多了.对产品的专业度也到达一定水平.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观察球友的使用状况就能得到一两个不错的建议与产品规格结果.而常常会有一些球友有机会得到这样的服务,对于结果的推荐与使用,都会赞不绝口.它们也没有最先进的雷达侦测仪器,各种专业的机器,但就是能凭借他的眼,手,脑子做出你要的球具.他不需要问你的挥杆数据,也不需要了解你的出球角度与弹道高低等要求.但他就是能让你使用他的杆子轻松自如,不会有负担.要有这样的前题,使用者本身的挥杆动作需要在一定水平.至少人这块的变动量是最小与可控.
作者:何健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