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少400万人 高尔夫重镇东莞转型之痛
东莞是台商最大的聚集地,也是世界制造业中心,IBM副总裁曾说若高速公路堵车十五分钟就足以使世界计算机的价格波动。金融危机五年来,东莞产业升级之路走得十分艰辛,调整结构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台商和当地民众仍在转型阵痛中挣扎。
上半年经济成长 比去年好
「世界工厂」广东东莞七月下旬公布年上半年经济成长,同比增长百分之九点二,在全省排行第十八,比去年好。去年上半年,东莞GDP只有百分之二点五,官方宣称,今年上半年打了「翻身仗」。
然而,台商对经济仍然忧心忡忡。做工业马达的吴董约了朋友吃饭。他说,现在很闲都不用加班,「工厂都缺单,工人请不到,每个月净拿三千五人民币一样招不到人,年轻人都不想做工人;工厂里约有四分之三的生产线都停摆!」
做高尔夫球具的林董则说,「三年来工业区里每年流失工人两成,做不下去的台商走了,留下的,不断提高薪资,却变成工业区彼此挖人的困境」。他说,工人还在流失中,外向型订单还在减少中。
过去五年里,很多工厂要么倒闭,要么搬迁至成本更低的内陆城市或东南亚。东莞原有的荣景和光环也迅速消减。
连锁咖啡店 坐不到五成
最明显的转变是人少了。以往厚街上下班高峰时,路边全挤满了赶着上下班的工人,附近专租给民工的出租屋一位难求。现在,不管是不是上下班尖峰,大马路两旁都没什么人。出租屋的招租红纸早已褪成白色。
东城的步行街以前人满为患,游客摩肩擦踵,现在冷冷清清,连著名连锁咖啡店都坐不到五成。号称亚洲最大商场的南城「华南MALL」,偌大的建筑物中,顾客少得可怜,不少名牌专柜都没了踪影。
原来一千万人口的东莞,五年来至少流失了四百多万人,光是去年一至五月就减少一百万人。依靠外来民工而繁荣的百货、零售、餐饮几乎全部下滑。
樟木头一家超大型家具台商,现在的工人是○八年的五分之一不到。
「现在空气好了,这是五年前不敢想的」,做美容服务业的李姓台商说,以前开车自外地回东莞城区,还没下高速公路就看到整个市区被厚厚一层黄色的脏空气包覆,那是工厂的污染。现在,只要是晴天,天天都是蓝天白云,空气和生活质量都是深圳广州人无法追赶的。
以前东莞最被诟病的**业和治安,也有大幅度的改善。厚街开餐厅的李老板说,以前民工多、治安坏,市面有河南帮、湖南帮会抽头、会火并,有扑头党、撞车党,现在随着民工返乡,治安变好很多,「连流氓都混不下去」。
酒店业没落 **村空了
东莞的酒店服务业世界知名,光是厚街镇五星级酒店有六家,光是接待日、美、义的鞋子、家具和灯饰外商,就生意兴隆,酒店和「**」KTV下午四点前不预订,一房难求。现在外商不来了,多数和厂商用网络联系,小姐们转进内地发展,**村空了,「随时都有房」。
吴董说,去年到今年台商没有大规模撤走,留着的台商大多在等土地增值。因为土地是台商买的,制造业不行了,就只能指望土地由工业区变成商住用地。为了使自己的厂房土地尽早变更地目,和政府及官员的关系更为重要。
经济不佳 商务官司变多
林董说,许多台资厂为了保留「项目」,能开发票,本身用工不多,大批下包给乡镇企业以减少成本,工厂空荡荡。他说,等土地增值也不容易,人口外流的城市房地产都涨不上去,中山和东莞就是如此。
经济不佳,唯一增加的是官司增多。台湾律师戴茗礼说,去年下半年至今,台商拆伙、和本地商人合资纠纷案件明显增多,还有上下游之间的商务纠纷。
大多数台商认为,转型升级之路遥遥,外贸起家的东莞,内需增长不明显,阵痛期还有很长的时间要等待。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