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产业名镇塘厦的前生今世
作者:golfsh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3-08-06
浏览 3 次

南粤第一大球会(观澜湖)在这里诞生;每年全球40%的高尔夫产品在这里生产;相关产值高达20亿元。与白色小球的结缘,让塘厦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中国高尔夫球产业名镇”享誉全球。
但在夺目的光环背后,隐藏着暗斑。塘厦镇调研发现,塘厦近130家高尔夫用品生产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仅有10家,大部分企业都是靠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的微薄利润为生。要成就“世界高尔夫名镇”,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来一场蜕变,一场靠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绿色革命正在塘厦爆发。
因观澜湖球会结缘
塘厦,“高尔夫之城”,正乘着那颗小白球飞速前进。而说起它的起步,得要越回20年前。塘厦镇经信局副局长刘裕兴称,这一切缘起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建立。
1992年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建立,意识到高尔夫球会对高尔夫产业的带动作用,与深圳观澜毗邻的塘厦镇政府随即出面与之沟通,获签在塘厦平山村开发扩建高尔夫球场项目。而由于塘厦的地理优势,有七八家高尔夫用品生产工厂先后来到这里。说起这些,刘裕兴如数家珍。1993年,台湾上泰高尔夫制品有限公司入驻塘厦,此后台湾西南高尔夫体育用品公司也在塘厦石鼓村兴建了裕鼎五金运动用品厂。1997年,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看中塘厦的自然环境,在大坪又拿地近5000亩,扩建了东莞观澜湖球会。“观澜湖球会的进驻,给塘厦的高尔夫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随着深圳第一轮的产业转移,一些深圳的高尔夫企业也迁至塘厦,与当地企业融合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而这个产业链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尔夫企业进驻塘厦。塘厦冠翔运动用品厂就是2006年从上海搬到塘厦的,副总经理郑飞告诉记者,一些上下游的企业已在这里,搬到塘厦后仅快递费每年就可以节约十几万元。
也正是这年底,建设多年的世界最大的高尔夫会所———观澜湖高尔夫东莞会所正式对外迎宾。第二年,国际高尔夫职业巡回赛联盟与观澜湖球会签约,有“高尔夫的奥运会”之称的高尔夫世界杯,自2007年起连续在中国举办12届,直至2018年。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座会所让塘厦高尔夫声名远播。有统计显示,平均每月都有30多家会员企业和著名公司在观澜湖举行高尔夫赛事,同时还有100多家企业在观澜湖举行商务谈判或客户联谊活动。
球会规模越来越大,闻风而来的商家也越来越多,由此带动的还有房地产业、酒店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到2011年底,塘厦已经有高尔夫产业企业近130家,全球约八成高尔夫运动用品由广东制造,而塘厦生产的占广东的八成,产品涵盖高尔夫球、球杆、球头、球帽、球鞋、球套等整套高尔夫运动用品,产值超20亿元。
10多年贴牌路步入黄昏

在2001年底编制完成的《塘厦镇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塘厦的城市定位为“功能分区明晰、基础设施配套、地方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镇,港-深-穗经济走廊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东莞山区片的重要城镇。”其中都还没有高尔夫的影子。2003年,塘厦公开招标聘请专业公司进行城市形象设计,也就是那时塘厦才首次提出打造“世界高尔夫第一镇”的城市定位。
“前面十几年可以说是市场自由发展占主导,塘厦政府真正开始统筹资源、推动和扶持高尔夫产业发展其实是从2009年开始的。”刘裕兴所指的是2009年起举办的高尔夫博览会。
当年首届高博会就签订合约3000条,现场成交2.1亿元,意向成交额达到3.5亿元。
但也就是在这次高博会上,高尔夫制造企业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有专家指出,塘厦镇高尔夫虽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总体规模不算太大,且绝大部分企业从事贴牌加工和部件组装,缺少自主品牌,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创造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必将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
其实在此之前,生意越来越难做已成代工企业共识。首先是“内忧”,“熟工越来越少,许多老工人宁愿一个月少拿几百元回家乡干活,而90后基本都不喜欢呆在工厂。”展威运动器材(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詠仪说,人工、原材料每年都不断上涨,而产品利润空间却在不断降低。其次是“外患”,高尔夫运动用品市场近85%在欧美,一旦海外经济出现低迷萎缩,企业将直接受影响。
“而且这个行业没有门槛,谁都可以进来做,现在这行从业人员太多,但是专业性的人才却越来越少,行业利润被分得越来越薄,这点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深圳市艾斯威贸易有限公司市场专员黄鹏飞也认同朱詠仪的说法,目前在广东区域高尔夫行业的经销商特别多,真正的厂商其实很少,恶性竞争十分严重。
O B M选择
塘厦镇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数据显示,虽然全球四成高尔夫用品都是在塘厦生产,但以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的塘厦高尔夫企业利润微薄,高尔夫产业仅贡献了塘厦G D P的15%左右。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O B M (自主品牌加工制造)成了不二选择。
“目前,我国高尔夫运动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已呈现快速升温态势,未来10年,如果4 .5亿左右的城市人口中有0 .2%的人打高尔夫球,那么中国将有接近1000万人参与高尔夫运动消费,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展会部部长梁蓉称,高尔夫运动消费未来将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蛋糕无疑是诱人的,但是无论是自创品牌,还是抢滩内地市场,企业从代工生产到自创品牌似乎并非一件容易事。作为一家已经成立有近20年历史的高尔夫生产企业,浩龙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蒋经理称,虽然目前公司正在讨论打造自主品牌,不过对此公司高层间争议的声音很大,不少人认为现在尚不是创自主品牌内销的最佳时期。“大陆市场比较混乱,中国人的拷贝能力实在太强大了,比如iPhone5还没上市,就能看到iPone5的手机外壳在卖了,而且竞争十分激烈,上午客商可能问张三这个价格,下午李四就报出一个更低的。”
还有一个普遍顾虑就是税率。东莞市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协会会长、浩龙高尔夫制品厂董事长王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企业生产的球包卖到美国是90美元,但转手后贴上别人的品牌,可卖到1000美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目前企业做高尔夫需要征收六种税收,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堤围费、企业所得税。如果做的是贴牌生产,只需缴纳三种税,即缴纳产值5%的消费税和5%的城建税,以及0 .1%的堤围税。而做自主品牌,则需再缴纳17%的增值税、10%的消费税以及25%的企业所得税。
朱詠仪也认为,打品牌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没有财团的炒作,没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并没有多少企业真正敢做自己的品牌。“打自主品牌,抢国内市场就像一张美味的大饼,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吃到这张饼。国内市场竞争大利润薄不说,虽然现在世界上80%的球都是中国造,但是有钱的人都会选择名牌,没钱的就选择买最便宜的,牌不牌子反而不讲究了。”对于税制,他认为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国家从生产企业中征税,生产企业再将成本转移给品牌商,品牌商再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从而达到抑制消费的作用。但问题在于,代加工在品牌商和贸易商之间根本没有议价能力,企业内销就需要多承担10%的消费税,现在很多企业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做高尔夫产品的,以免受到消费税的拖累,有些企业甚至为了避税搬到了附近的惠州等地区。
记者了解到,2011年,为了帮扶本地高尔夫企业创造自主品牌,塘厦镇设立了200万品牌发展资金。资金申请只有2个要求,一是企业有直营店出售自主品牌的高尔夫产品;二是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有参加国外大型高尔夫展会。
“但是去年塘厦没有一家企业申报成功。”刘裕兴称,现在塘厦近130家高尔夫企业中,只有10家企业有自主品牌,越大的企业越不愿做自主品牌,其中一些企业注册一个自主品牌,也只是为了更容易拿订单。
政府贴钱创品牌
但刘裕兴对塘厦企业走O B M道路还是很有信心,“有O E M经验的企业,对行业比较熟悉,判断会相对容易把握,升级为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开始掌握了核心技术的O D M (委托设计制造)企业。”
正是基于此,2010年塘厦镇政府才主导注册了一个高尔夫自主品牌CT G G,并在2011年由塘厦镇政府牵头,东莞市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协会运作设计生产。今年,塘厦镇又推出了第二个高尔夫自主品牌———“塘厦golf”。“塘厦golf”由塘厦镇政府主导和出资,集合了12家本土高尔夫企业的力量共同打造而成,涵盖了球包、球杆、球套、球衣等一整套完善的高尔夫产品。未来塘厦将从“塘厦golf”和“CT G G”两个品牌中,择优录取一个全面推向市场。
塘厦高球IS O计划
“我们现在正准备建立一个高尔夫行业标准联盟来寻求保障,从东莞开始,将现有的所有高尔夫企业都纳入到这个联盟中来,新进来的高尔夫企业也必须认可这一行业规范,这是一个类似于国内ISO认证的生产标准系统,凡是东莞出品的高尔夫产品,必须有这个行业标准联盟的认证才可出厂。”据刘裕兴透露,针对目前许多企业头痛的产品容易被仿冒的问题,他们准备由高尔夫协会做主导,邀请省市质监部门协助,形成一个塘厦独一无二的生产标准认证系统,目前这一计划正在协商阶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明年这一政策就可以正式出台,届时将大大增强企业从O E M (贴牌生产)到O B M的信心。
而在2012年7月通过的《塘厦镇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里,更明确喊出了“努力打造世界高尔夫名镇”的目标,未来也将开拓高尔夫“品牌兴企”、“品牌兴镇”之路,打造以观澜高尔夫为品牌的高尔夫产业体系,扩大高尔夫产业的集聚规模,推动塘厦镇高尔夫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
塘厦镇府甚至专门成立了高尔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尔夫产业发展办公室,围绕举办高博会、做大做强O B M产业、完善高尔夫产业链、打造高尔夫产业基地、构建产业展示平台、培育发展自主品牌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期不断推动高尔夫产业发展。
塘厦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管敏政介绍,未来塘厦政府还将邀请专业机构编制高尔夫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将根据实际情况3-5年做一次系统、全面的调整;计划和中山大学合作共建高尔夫研发基地,创造科研机构与产业基地的实体合作体;同时还将在大坪-坪山高尔夫产业带,建设一个高尔夫产品展销基地,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尔夫产品产销基地;也计划把高尔夫运动纳入镇中小学校体育选修课程,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
2012年高博会参展企业调查
受访企业共计50家(其中包括东莞以外地区高尔夫行业企业18家
塘厦本土企业29家,国际知名高尔夫品牌代理商3家。)
塘厦高尔夫产业发展大事记
2003年
在对塘厦镇城市形象设计内容中,首次提出打造“世界高尔夫第一镇”的城市定位。
2004年
塘厦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被健力士大全认定为世界第一球会。
2009年
举办首届中国(塘厦)国际高尔夫运动用品博览会
2010年
成立东莞市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协会;
由塘厦镇政府主导注册了一个高尔夫自主品牌C TG G,2011年还由镇政府牵头,市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协会开始运作设计生产了CTGG高尔夫系列产品,开启了政府支持培育高尔夫自主品牌的高尔夫发展之路。
2011年
首设200万元资金助高尔夫企业创自主品牌。
2012年
成立高尔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尔夫产业发展办公室。高尔夫办将围绕举办高博会、做大做强O EM产业、完善高尔夫产业链、打造高尔夫产业基地、构建产业展示平台、培育发展自主品牌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推动高尔夫产业发展。
2013年规划
计划和中山大学合作共建高尔夫研发基地,创造科研机构与产业基地的实体合作体;同时还将在塘厦镇大坪-坪山高尔夫产业带,建设一个高尔夫产品展销基地,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尔夫产品产销基地;
计划把高尔夫运动纳入镇中小学校体育选修课程,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
正在筹建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标准联盟,保障企业自主品牌。
塘厦正探索一系列计划:建设高尔夫运动学院、高尔夫公众球场和高尔夫青少年培训基地,使高尔夫运动真正实现平民运动。管敏政还称,塘厦计划明年开始选取条件成熟的中小学试点开设高尔夫运动培训,把高尔夫运动纳入镇中小学体育选修课程,在青少年中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