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高尔夫球具品牌的木杆分析(上)
作者:bjgolfer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3-06-08 浏览 21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木杆各厂牌的优势及球杆特色.让大家参考看看是否跟你的感觉一样.我想我自己也打过及收集不少各大厂的球杆也对它们的特色有些许的了解.所以可以将我对这些不同厂牌的球杆款式提供我自己总结的一个心得分享.也可以给大家当做下次购买球杆的参考.因为我通常不会指名道姓的推荐何牌那款的球杆给球友,但今天我将我自己过去2,3年玩球杆的心得跟大家来共享. 我会以高球五大品牌来分析跟讨论 Callaway, Cleveland, Ping, Taylormade and Titleist.我将会做连续五集来一一解剖分析这五大厂牌的球杆特色,缺点及优点给大家. Callaway 这是高球的前三大厂.它拥有很棒的历史.它的成名座big bertha的金属杆头让它能奠定下高球球具制造商的地位.但在2000年后它的业绩就如瀑布般的滑落了.我打过它的Big Bertha II Pro series, ERC Fusion, X-18, FT-3 Tour. 前两枝都是tour issue的球杆.所以性能上都是它的最棒.后两枝是它去年的新款木杆.有点要光复失土的味道. 现在让我把Callaway driver的特色跟各位来描述. 优点:强而有力的弹道,最长的击球距离(FT-3),很棒的球穿透性 缺点: 声音很不好听,很难打不forgiving, 杆面的设计都不大即使大于400cc的球头,杆头回馈很模糊一下球就出去了,不黏球打感不好.不好操控 我现在可以了解为何Callaway的球杆会卖不好了.就我实际的打击它最近5年来出的球杆,上述4支球杆我拥有过3枝所以不是去一般试打会得到的测试结果.是我平常的打击心得.它的球头在配重上做的很好让球的能量能转换到球上让距离最棒.也让它的击球弹道最美及强劲.它的地对空弹道是我现在还印象深刻.就我目前还没有打过其他球杆的弹道像它这样的从地面慢慢的窜升出来.一般的球头打出来的出球像一下就飞到天空了,但它的就很明显的冲出像一颗飞弹般的出球. 但它的打感让我不敢恭维.很模糊,击球球一下就出去了,没太大的感觉.这样很难去做球,因为球在杆面上停留时间太短没时间去做出要打的球路.这也是为何它在FT-3中会出Draw, netural, fade的杆头来因应做球的需要. 球头的外观以FT-3的造型最现代感与流线感.其他几款都看起来还好不是很抢眼.在PGA的巡回赛中Callaway的签约球员也都是用FT-3,用其他的木杆比例不大. 整体来说,Callaway的木杆性能不错但易打性不是很好.让一般球友很难来享受它的性能.现在Callaway又推出一套客制的服务系统,让球友可以来选择上百款的杆身来搭配它们现有的FT-3及X-460的木杆.且你可以去实际打击来测感觉与性能,系统帮你搭配的组合利用快速杆头杆身结合器让你了解这样的组合的好与坏.以便让你可以快速决定购买的球杆组合.有点是旧瓶装新酒的味道,但这也是一个进步,就是大厂开始对客制这部分的市场开始有行动了.这对大家是有利的.因为会有越来越的个人化球杆的推出. Cleveland Cleveland Golf 大家对它的印象可能是它的Wedge很有名且东西便宜又大碗.它跟Titleist, Taylormade, Callaway前三大的差别其实是它走的路线问题.它的成名座是wedge也在木杆上的作品也很受不少PGA选手的喜欢.铁杆上就差其他厂不少.但我对它的木杆是很有好感也有很高的评价. Cleveland 的Launcher series 330, 400, 460, Comp 460, 460 Ti, 及HiBore我都用过.这些木杆都做的很棒.说实在的比其他厂牌的还棒.不管距离,打感,性能都是在前三名.我不是高球杂志或是高球文摘的评价会因为商业的考虑而有所偏剖.我是以我自己好用好打,跟打的稳定性的观点来看.我现在还用HiBore及会再订一枝Comp 460 Tour issue的木杆来用.如果说要做一组测试杆我一定会选Cleveland的木杆.没有别的就是它好用好打跟打感超棒.下面让我来介绍它的优缺点给大家参考. 优点:易打,很Forgiving,距离远(虽不是第一远但也是在前三名),打感佳(它的击球就是比其他球杆还要黏球又回馈佳).声音也很好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价格又平易进人,不像其他品牌的求杆要$500, $600美金一枝的. 缺点: 要说它的缺点就可能它的外型.真的很传统.不像其他品牌的球头设计越做越像航天飞机或什么现代化的容器.不过它最新的HiBore就真的很颠覆传统.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Cleveland的球头是真的很扎实的,打起来一点都不脱泥带水的.操控性又很好.我敢说它的市站率会越来越好至少可以在坐三望二的位置.它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其实都很快也很能掌握市场的脉动,也是最先把它所有木杆的此吋给做到做大460cc也强调它的易打性的路线.从Launcher 460后它的尺寸就到460cc.HiBore是因为它的设计造型让它的尺寸比较小但你可以比率其杆面的大小及杆底的设计其他它的尺寸如用传统的设计会比460cc还大.打面实际是加大了.变的宽宽的让易打性又加强不少.这是我个人最欣赏它这次HiBore的颠覆设计的地方.就科技的推陈出新Innovation的角度其实它这次是真的超越过其它4家大厂的预期.也让我更加肯定它的地方所在. 其实只要去观察Cleveland最近几年的木杆的演进可以很清洁的了解它们是很用新心的在做此部分的.首先它建立起Cleveland木杆的特色及基本路线为易打,传统球杆造型,跟好打感.每次的改版或新产品其实都有修改它先前的一些缺点如球头尺寸,距离,操控,与声音. 它的Launcher 系列就已经是很棒的木杆了但它又推出了Comp 460后让Cleveland的木杆的质量与技术又推向一个高峰.即使是现在很多的Cleveland签约球员还是一直在用Comp 460包含 David Toms. 就可以了解此球杆的性能,稳定性与质量皆在最棒的水平上.最近VJ又换回Comp 460这又让大家对Comp的崇拜之意增高不少.其实Cleveland在选它们的签约选手就已经把它们的品牌味道,公司路线与方向都订好了.其实不难发现它都是选好男人及中规中矩的球员如VJ跟David Toms.这也就跟它的球杆设计造型与形象不谋而合.都是可以一眼了解它的风格为何. 木杆上我很佩服它们能将球杆做的很黏球且易打.另外就是不介意去做新的尝试.Comp 460跟HiBore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Comp出的那时很多人对碳铅微上盖及材质有很大的疑问因为它的声音很不好听.但事实证明Comp及FT-3都卖的很好所以也带动了不少日系的球具厂也开始做碳铅微材质的球头. 我另外很佩服它把球杆的稳定性做的很棒.真的跟其他高阶选手用或低差点的球具不相上下.如果用它的价钱所得到的稳定性及其他的优点我一点都不认为它的价钱太高更认为它卖的太低了.所以如果你是以打球的性能为导向的不是外贸协会的话.Cleveland的木杆不会让你失望.而且我还认为用Cleveland的球杆是最保险的.其他厂牌的球杆有所谓的排他性,技术的障碍性,先天的条件性,先进的造型感但基本上打起来都不会难且上手性强的多.我问过及看过不少球友不管是高/中/低差点的朋友,都觉得好打. 它的球杆也是最好改,也很适合其他主流的杆身改装的规格及条件.皆适用. Ping 很多人可能对Ping的了解及知名度不是好高,但Ping在美国可是响钉当的品牌.它的铁杆的市占率可是排前三的.另外它的特色是走性能实用的路线.且又是美国最先标榜它是客制的球具厂商.也独自发展一套属于它自己的客制流程与系列让每位球友可以使用他们最合适的球具. 谈到Ping的木杆它是一个算很传统且出新产品的速度很慢的球具厂商.从2000年来它共出了两个系列的木杆. 一是Si3 (340cc, 380cc), 一是G2, G5( 460cc的球头). 我最先开始摸Ping的木杆是从Si3 380cc开始.打了之后就爱上它了.它是我打做性能,打感,距离及回馈在当时那个时期是可以跟Titleist 983匹敌的木杆.它打的顺手性,操控性及距离都很棒.我也觉得Ping做的东西实在很扎实.外表看起来不是很炫但打起来确是令人有哇的惊讶.我买的那枝Si3还是用Ping原厂的杆身,且性能又如此让人印象深刻. 后来我又买了另一枝G2,这次我就客制到Ping WRX的部门且配上Fujikura Tour Spec Speeder 757 S. 后来实际打后,我确没有惊讶的感觉.G2的距离确实有比Si3还要长,暴发力也很强.易打性也很棒.要上手不难.但打感不是像Si3那样黏球. 操控也还ok.我自己觉得G2是比较适合一般的球友对于中低差点的朋友我会建议考虑其他球感比较好操控且回馈感也比较好. 再来的G5.因为对G2的经验我是没有要很想要拥有所以就打我朋友的及到一些试打会去了解G5.基本上G5只能说是G2的小改款,外型没差很多.实际打起来会觉得更好打操控上有好一点但距离是跟G2差不多.打感上也没有很好还是感到很模糊.也对G5的信心不够所以就没去买了. 基本上Ping的木杆上是很难跟其他品牌去做竞争,因为它没有其他品牌的汰旧换新的速度,分门别类的产品设计,与结合最新技术与材质的产品开发上.我不认为它短期可以在木杆上有很大的起色.唯一可以说的应是它很便宜跟耐打.但要追球更细腻的性能,操控与回馈,Ping现有的木杆可能还有待加强.我对Ping有这很好的印象也很希望日后它会出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木杆我也绝对会来购买的.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