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订制杆或换杆身是否能提升球杆的效能?(下)
超标杆的使用场子?
但这种球杆需要在大陆型的平地球场使用会最好,效果最容易看出.如果打海滨球场或山地球场,因为风势与地型的影响,这种杆还是少拿出来献宝.因为这种杆子会有比较高的弹道与较差的抗风性,遇上风与上坡,那是一点折都没有.距离优势完全没有搞头,还被风吹得歪七扭八.我在台中丰原球场就是如此,地型上上下下,完全看不出超标超在那?超在弹道打得比朋友高而已.打两洞后就不敢再用了.
d. 规格设定与产品选择 – 要将你的击球效果给有效提升,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关键在于球杆的规格设定有没有以你的个人条件,挥杆动作与体型为基础?每个人的动作与体型都不同,你无法指望一支标准杆可以为你设定球具规格.所以当你拿一支大家都可以在店里头买的球杆,想要打出更远的距离那这个结果会比你去买张乐透彩要更难.所以不要认为球杆规格是小事,要长一点,短一点,硬一点,软一点,重量细节与挥重等因素都会影响你的击球动作与施力模式.
杆子要用顺手,打出信心最重要
个人化的球杆最重要的是人,球杆是工具,但这工具如果让你使用起来不顺手,就会影响到你击球的爆发力,球杆本身的力量就无法将你的功力10成的送出去.能送出5成就算老天爷也给你关照了.这也是球具订制的观念与基础.就是要让球杆可以让你用得更顺手,更轻松.让你可以自在与自信得去打出效果.所以如果这支球杆的规格设定与球头与杆身的选择正确,就算你没发出10成功力出去,但杆子也可以增加你的功力到满格.
每一支杆都有不同的规格设定
球具的规格是没有标准,而不同的使用者对上不同球头与杆身都会有不同的使用规格.可千万别像一些连半桶水都没有的球友,开口闭口就是一些术语与数据的妙语如珠,如挥杆重量,硬度频率,MOI等.但这些的要求都是没意义.因为不同球头与杆身所组合出来的球杆使用感觉是不同.要求死的数据放在不同产品上,那是我最讨厌的外行领导内行的作法.对上这种球友,我的做法就是,当下在进行的订制案子,做了应该做的建议与提醒.如果还是要坚持他的想法,我尊重,也会照做.但不负责结果.如果球友听我的建议规格与产品去做,我负责结果.会做到他满意为止.但如果你要一意孤行,我就让你来扛责任.这单做完下回不接了.风险太高了!因为我无法接受自己做不对或不适合球友用的产品.就算他死鸭子嘴硬说不错,但我的眼睛还没下岗,看得出好不好,合不合的状况.
技师的专业与经验是关键
规格设定是一定要保持弹性,同时不可以有技师的本位主义.最好的方式都需要有球友本身直接使用的反馈来印证球杆的规格是适合.而这块是最需要技师本身的专业与经验,同时要有对产品有深度了解与使用经验,才能把任何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与结果都可以在事前提供给球友了解.让球友可以进行最好的决定与选择.但是这块当中有一个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技师如果对使用者本身的分析与了解不够,那就算推荐的产品再好,也无法将后头球具的效果与使用者特性达到最佳的搭配.这也是现在球具订制的问题,工房的技师对产品都可以侃侃而谈,产品的效果与特性都说得头头是道.但问题来了,你买了,装起来打就不是他说的那样?见鬼了!
难不成杆子还挑人用?没错!因为杆子本身有它的特性,而形成杆子特性的就是球头,杆身,握把与整支的规格.为什么这杆子还挑人用?因为这杆子的规格与产品特色就不适合你用.所以你打不好.不是说性能好,有爆发力的杆身或球头装起来就会成为技师口中的无敌宝剑.只要这个杆身或球头,与最后的规格与你本身不能合体成功,那都不如一支市售杆的效果.最好的例子还是龙马木杆的例子.这球头很猛没错,击球强化效果没话说,但很多技师都推荐错的杆身与不适合的规格给买的球友.我打了朋友买的龙马木杆至少三支,但我打可以,因为我会去抓球杆的特性,再以我的动作进行调整与整合.
最好的杆身+最好的杆头不等于最好的结果!
但这几个买的朋友都哇哇叫说打不起来.明明配上最牛与最猛的杆身了,怎么还打不起来,弹道跟躲雷达追踪的飞弹一样高度.就是滚动还稍为给点面子.但整体来说没几个人说这杆好用好打.问题都在于杆身选错,规格设定错误.这就是一般技师在选择产品迷失与盲点.都认为把最贵,最牛的杆身配上这个熊的爆发力杆头就是绝配.错!没考虑到使用者本身的能力,体能条件与挥杆动作稳定度,去配性能导向的杆身那就是往死里打!有些还配到超过45.5”以上的长度,更让这杆子的使用难度大增.成为一支标准的自虐型的球杆.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