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泰勒梅2013高尔夫球具新品发布会后记
作者:maky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3-01-30 浏览 2
从开始打球算起已经用了不少的泰勒梅发球木,最早的360到R5,R7,R9黑金刚,R11以及RBZ等,所以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一份子有幸参加了在澳门的新产品发布会,对于一个高尔夫业余爱好者来说能否打得远一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就随着我来看一看吧。 可能我们接触高尔夫以来打得远就是一项美好的指标,菜鸟时期有人一号木溜溜直,大家眼里都写满了羡慕;高手时期能为了打远那么几码不惜换杆头换杆身;没有距离不光是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比洞赛那个直接的震撼力是无法比拟的。 距离近的人包括我在内总有一种憋屈在心头,人家个子比咱低块头比咱小,咱咋就距离打不过人家呢?后来折腾了一阵子,只要听说谁家的杆子能打得远,一个箭步就下手了,买回来以后惊艳一阵子就忽然泯然众人矣!看看车库里那些球包和球杆,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觉。 所以商家就把这个要素死死抓住,瞧瞧俺们这根杆,远哪!谁谁谁都用了。。。就在这两天,原来一直用泰特雷斯特的小麦两亿美金的合同直接归到了耐克的门下,和老虎这位耐克的御用大牌喝起了交杯酒?哈哈。。。您说这竞争有多厉害。 不过要让我说啊,别管谁家签了小麦,小麦用了谁家的一号木,距离指定是杠杠滴!人家那个流畅的挥杆在那儿摆着呢,这是基础和内因。不是有句话说:有钱的换杆子,没钱的改动作。相当精准!咱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基础不扎实半路出家,先天不足只好在这个方面做文章了,听人说谁家的新杆子距离远,魂牵梦绕地也要把它拿下。虽然长杆是秀短杆是钱,但相对于打得远一些面子也得要,荷包打得瘪了一些但咱还是有可圈可点的闪光之处的。 这打球距离不重要吗?职业的重要,这业余的也重要。

去年的球道木介绍说远了17码,今年的2代又比以前远了10码,能当一号木使吗? 我去年开春买了RBZ的一号木三号木以及小鸡腿,后来觉得一号木的杆身偏轻软就换了樱花管,这玩意没体力还真打不远,逐渐明白了没有规范的动作和良好的杆头速度你一样打不了,距离从何而来?手打的死活没戏,辩证地说一句:良好的挥杆,充分的杆头速度以及合适的倾角以及反弹才是三位一体的。 由于有将近一个月没打球了,最近工作挺忙所以球包也没有带,借了朋友的一套杆,一路上偏软的杆身打得飘乎乎的,也许还有动作生疏的成分,到了最远距离奖的那一洞,抽出60克S杆身的一号木试打杆时心里真没谱,能不能打着球也是个未知数,结果发力一抡290码,最远距离奖有了!后来我在微博上得瑟了一下:咱这个距离困难户也能拿着最远距离奖的奖项了。 其实最近和我打过球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开球距离是提高了,落点能在240左右,加上滚动就有点儿意思了,主要归功于动作的协调性进步了,以前打不远主要是手打的多,用身体正确发力的少,开完球东倒西歪地,收杆都收不住,脊椎角度改变的厉害,这明显一看就是业余手打的样板。后来练了练重心转移平衡有了收杆能收得住距离自然就上来了。

设置最远距离的试打梯台,大伙儿都跃跃欲试。 由于我穿的是皮鞋,没有在练习场试打和热身,会所里租了双鞋买了手套就下场了,R1的打感有些类似于原来的黑金刚和R11S,相对于RBZ来说对于球手的挥杆和触球的质量要求高一些,RBZ2的球道木也试了一下,相对于以前的弹道较高,原来的滚动距离多一些,现在有一些理论是打得远一定要打得高,有一次在上海佘山汇丰赛看到来自美国的布拉德利一号木那叫一个高,距离也远。 商家出新品,我们也过新年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家练技术还得给力啊!球具的改进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挥杆的质量。 作者:黄药师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