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工作缘故常常台湾,香港,内地三地跑,有多点空嫌时间走访了北京著名的女人街,终於看到楼上一整排玲郎满目的球具店跟工坊,也去了南四环的天得练习场Fujikura的总代理,由於之前家住海淀,所以最常去的是万柳练习场它裡面也有一个工坊,去年底无意间看到杂誌介绍找到东方天地这边的central golf(中环高尔夫).
以上提到的都是我亲身走过的高尔夫工坊,在这些工坊裡服务的师傅有很多是来自於外地,譬如有日本,香港,台湾...等等,其余的都是本地的技师,这些技师们所工作的环境都拥有专业的设备,而他们自身大部分都有国际证照的证明,所以我想手艺都不在话下.对这些拥有证照的技师我给予正面的肯定.
客制的出发点是帮助使用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器具,让使用者享受到打球的乐趣,所以工坊功能不再只是单一球具维修以及知识交流的平台,它也间接变成了另一种球具买卖的窗口之一,因此很多小厂品牌会透过工坊这个平台给予这些专业的技师做测试跟销售,进而把他们独特的理念以及產品的优点推荐给消费者,让大家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是非常良性的互动,它可以帮助人们去了解自己需要以及想要的是什麼.
但是在一个整体环境未成熟的市场裡,以及资讯未透明化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多灰色地带的出现,大家都知道做生意会有生存的压力,所以很多不合理的推销也会出现,走访在其中的练习场及工坊中,也熟识了几位驻场教练,跟他们聊天中得知,他们有招生的压力,也有球具卖店给的压力,所以球场不再只是单纯教学以及打球的地方,给我的感觉而是层层剥卸消费者的地方,也看到几个特殊现象:

第一.在某些工坊裡有些小厂的品牌在网路上做简单的搜询,却得不到其相关的资讯,但是工坊抱价不比买大厂来的便宜,所以不知价格标准从何而来,感觉產品性价比有些不实.
第二.有些知名的小厂品牌在国内无真正的代理,纯属平行进口,类似水货,但是单价非常离谱,一组球桿报价下来是在国外的1到2倍的价钱,卖店与球场结合专坑有钱却什麼都不懂的球友,再赠送外籍总教练的课程,作為產品的背书.
第三.由於球具店有附设工坊的很少,再者点与点之间分散的很广,所以工坊间收费的标准不一,给人感觉价钱因人而异,水分过大.
以上是我看到的几点,看到的问题也许很肤浅,但是不希望大家就认為这是客制的某些部分,内地很多人的焦点不是在Fitting,而是在Selling,不是给予专业的諮询而是再推卖產品,因為球友们会常碰到的是消耗品问题,大都是更换握把或是桿身打断给予更换维修...等等.
进阶的朋友会去调整到底角Lie Angle,角度 Loft,旋重Swing weight,长度Length.....等等,这些微调都是基於在一定程度的挥桿习惯后,去做球具调整才会有明显的改善与感觉.
另一方面看到国内技师收费标准都不亚於国外,再者材料报价都比国外贵上许多,其中有牵扯关税或是其他问题.......,让我也感觉在内地的高尔夫消费真的很高,所以一些不肖人士把客制硬是把它与身份连结在一块,使它失去本质, 客制不等於身分的象徵,它是辅助球友享受打球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