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休技工中国高球制造基地打工
上世纪80年代曾经以精湛技术帮助日本企业攻城拔寨的技师现已进入暮年,但是有数千名日本退休老人在中国找到了“发挥余热”的地方。
“我从事的专业在日本早已用不着了,”现年59岁的Masayuki Aida说道。他在东京一家公司从事了30年模具制作工作,但在东莞度过50岁以後的多数年头。东莞是中国南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其中的塘厦,更是世界高尔夫球具制造中心。
街头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化工品的味道想躲都躲不掉,街上灰尘四起,东莞与东京或大阪不可同日而语。这里建筑工地星罗棋布,手里攥着罐头瓶的乞丐在十字路头排队的车流中蹒跚而行。
对於Aida这些年近花甲的老年人,他们的选择很简单:要麽赋闲在家坐吃老本,等着自己达到日本政府提高後的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要麽去给中国和香港公司打工。
“日本已经不再制造(那些)产品了,”Aida说道,他制作的模具可用於生产从高尔夫球具、玩具、手机到咖啡机等多种产品。“我想把我学到的有关模具的知识和技术传给年青一代。”
对於日本来说,很少见报的技师外流意味着中国竞争企业正在获得“日本制造”背後的科技能力。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仅在人口不足800万的东莞就生活着多达2,800名日本外出务工技师。
“从日本的角度来说,新兴国家正在免费利用我们培养的能力,这是个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省知识产权政策办公室负责人Yasushi Ishizuka说道。
分析师称,很多在中国再就业的日本技师并非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不会给日本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但是其长期影响则可能是严重的,他们将给中国制造商带去技术,更有效的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获得诸如制造模具等生产技术需要企业经历多年的尝试与失败,”东京的理特管理顾问公司副董事Morinosuke Kawaguchi表示。
“日本技师流入将提高中国公司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Aida表示,过去十年里,中国技师的技术水平已经明显提高了。“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只要不散架就被看成是好产品,但从那以後他们迅速赶上来了。”Aida连同其他六名日本技师在东莞接受了路透的采访。
日本技师并非仅仅考虑经济收入,在日本僵化的退休制度下,他们到达年龄之後就离开了岗位,而他们还想继续工作,这促使很多人愿意到中国工作。到中国广东来寻找工作也并非没有挑战。
在日本多数城市都能享有的舒适和便利在东莞郊区的工业园很难找到。公交车是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多数出租车无照运营,外国人很容易挨宰。偷盗和抢劫案件时有发生。
很多到东莞的日本人是远离家人只身前来,住在在日本被视为老旧不堪的公寓内,靠打高尔夫或是在城里为数不多的几家日本饭馆把酒对饮打发时间。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