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好遇到一位朋友在问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手工杆,尤其是日本或美英的一些私人工房出的挖起杆或者是球具真的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当 Monty邀请我参加这个专栏时,其实我的心有一点忐忑;还不至于不安啦。见到不少球兄们手头稍微比较宽松;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手工杆和其它的顶级球具在网站上进出。问题回来了,到底手工杆(挖起杆)好在哪里?
一般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手感,而手感来至于材质和制程,这是球具生产的不变的定律。有广告说镀上一层铜可以增加手感…呵,一层不到1mm的电镀层,你认为能够吸收多少不必要的震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生锈vs后旋度。其实,这个问题也蛮单纯的;生锈和后旋没有关系。看过几篇讨论关于生锈对于后旋度的增加…恩…这么说好了,生锈层的厚度几乎是以零点几公厘来计算,而且因为氧化作用所以只是“附着”在杆头上;同时,要产生后旋的击球力道各位也大致了解。所以将这两者加在一起来估算:一般来说,只要你仔细观察;前三洞如果都用到挖起杆,表面的铁锈早就被磨平磨光了。也许你会认为是氧化后被侵蚀的粗糙表面提升后旋力…恩…杆面的沟槽还不够“粗糙”吗?…呵呵。
从经济层面来看:手工杆一般使用的都是在日规S25C/美规1025以上,美国近年来在National Wide巡回赛蛮出名的Scratch则是用的是1018等级(就是击球时会有很重的杆头包着球的手感)。以这种材质特性来说,最多八个月,杆面应该就凹了。这里先说明一下“下凹”:一般不锈钢杆面或者是含碳量较高的杆头(例如:Vokey用的8620)是磨损远多于下凹,低含碳量的铁材则是下凹超过磨损率。如果你自己有买市面上(日本或美国)的沟槽修整器;你应该会发现,手工杆或低含碳量铁材杆头的沟槽用久了会变窄,不像Vokey或C牌用久了沟槽的角会被磨圆;这就是下凹超过磨损状况。在台湾除了自己买沟槽修整器外,似乎没有相关的整理服务。因为下凹绝不只影响沟槽深度,也会影响杆面;所以你如果常常下场,大约六到八个月后,你用尺去量杆面,击球区域一定是凹下的。如果你是一般球友,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你是单差点球友,你会发现这支杆子的操控性变差了。
从消费层面上看呢,手工杆是师傅坐在机器前好几个小时的工作和累积很久的经验;我的猜测是,从一名学徒到有办法不用画版型就能磨出一个好的挖起杆杆头的师傅大约要三年以上的资格;所以这就需要经验累积了。然而,在消费者和球友的角色上,怎么样的经验下所做出来的球具才是我们要的?这里有两位大师级的产品在这里介绍。第一位,就是Titliest下的Vokey系列的创始人,Bob Vokey。Vokey先生早期在不同家大牌的球具商工作一直到各巡回赛为一些当时的顶尖选手服务。久而久之,他从与这些选手的需求中慢慢的累积经验进而开发出让Acushnet集团下的Titleist看中他的工房然后签约并成为合作伙伴,Vokey品牌就是Vokey先生为Titleist所开发的一系列挖起杆。
再来就是众所皆知的就是日本大师三浦弘胜。从当小鬼就进了球具工厂工作,四五十年坐在机器前的经验和名气绝不是盖的;所接受的职业选手和球具厂商的订单更是数不清。一般比较熟悉的就是传说中Tiger Woods的自用杆和Taylor Made的300 Forged ODM。但是因为产业的变化,三浦技研现在成为世界上量产球具著名的品牌和ODM/OEM厂商之一,而大量生产的球具也不再是三浦弘胜亲手打造时期一套价值十几万台币一样的质量。以上这两位我蛮崇拜的大师所代表的就是经验累积出来的成果;也许款式不是很通俗,也许样子不是很好看;但是由这些大师手下根据实际经验所设计及设定出来的球具,有它的独特“实用”价值存在。
还有一种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工房出产的球具,这里就不再多举厂牌例子。一般这类型的挖起杆都有一个共通的特色,就是都很漂亮。不论在材质运用上或者造型上都非常的吸引人。然而站在从业的角度上,我的观点是这些挖起杆都偏向于过于凸显“工艺之美”和工匠的技术。像Miura的WMF和WMC系列的特殊杆底和凹背挖起杆的特色,或者是Vokey系列配合不同挥杆方式搭配不同的杆面角度、反弹角以及杆底宽度,很难在这些品牌上发现;反而球具成为一种象征和价值,而不是它应该扮演辅助球技的角色。这类的挖起杆几乎都是工艺程度以及外观设计上的特色为主,而真正的能让消费者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的选择机会就比较少了。倒也不是说这些工房品牌不好,也许是企业资金规模以及品牌宗旨和精神的差异性;总觉得球具应该是以“消费者习惯”为主,然后发展出“个人化”的多样设定。这样的规划下,球具成为辅助球技的角色之一会比较明显。
上面说了一堆,倒没有针对任何厂牌有任何的贬褒之意,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观点来提供一些信息来讨论;同时也多少能让球友们有一些些消费前的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