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停球“新武器”,全面升级的PING全新Glide 3.0登场!
在研发新的Glide 3.0挖起杆时,PING工程师从握把到研磨方式都进行了升级,重新设计了球杆的每一个部件,以创造一个更高倒旋、更容错、更轻盈的整体设计,为所有不同水平的高尔夫球手提供了多种底部打磨型号可供定制。
对于Glide 3.0系列,我们正在不断地提升我们挖起杆的外观,使之区别于我们自己的产品线和市场上的其他挖起杆,我们将这款挖起杆设计成能产生更多倒旋,外观更酷炫,并且通过我们在其他球杆上已经验证过的技术再改进了打感,从而又能产生更高的容错性。Glide 3.0的每一个细节都旨在提高短杆的性能,从较长握把设计,更易握短,再到能够帮助顺利滑过草地的电镀珍珠铬2.0工艺。
——PING董事长 John K. Solheim
“从量身定制的角度来说,我们设计了4种差异明显的打磨底部,其中包括了Eye2底部,适合沙坑使用,可以让PING的量身定制技师能够根据球手的挥杆动作定制适合他的那款Glide 3.0。在今年7月的火箭信贷精英赛上,内特·拉什利已经用上并顺利赢得了他的胜利。”
升级一
卓越的打感及容错性
对于Glide 3.0挖起杆,PING工程师通过采用复合材料,将431不锈钢杆头结合嵌入式的更大更软的弹性CTP,从而产生了卓越的打感及容错性。如同热门款i210铁杆,额外体积的CTP更易激活弹性体,在击球冲击瞬间产生柔软又坚实的打感。新的专利空腔设计和更大的CTP扩增了周边重量,以此增加了MOI,中心重心位置更高,达到更低的发射角度,更高的倒旋弹道,更精准的控制。
Glide 3.0挖起杆是把球手风格和提升球技科技进行了非常好的融合,在瞄球时,它所呈现的是和巡回赛球员挖起杆一样的简洁外观。我们在征询了巡回赛球友的反馈后,增加了一些杆面后移。与此同时,我们还增加了周边的重量,嵌入更柔软的材质提升了打感,确保球手们在使用短杆时能更有容错性,给予他们更多信心。这些特性的结合成就了Glide 3.0的与众不同,赋予了它更具有吸引力。
升级二
精密的研磨沟槽
由PING工程师和制造团队共同研发的专利车轮切割沟槽技术,使沟槽具有更锋利的边缘半径,增加了与球在碰撞时的相互作用,为改进倒旋和弹道控制创造了更多的摩擦。更低杆面角的挖起杆(46°, 50° & 52°)的沟槽侧壁为20°,边缘半径为0.005’’,从而达到最佳的全挥杆性能。更高杆面角款(54°, 56°, 58° & 60°)在杆面底部增加了额外的1/2沟槽,帮助产生额外的倒旋,边缘半径0.004’’,沟槽侧壁为28°,为了能产生更多倒旋,尤其在果岭边。
升级三
量身定制方面更多可能性
为了强调拓展底部的选择性以更好地为球手量身而制,PING工程师为Glide 3.0设计了4种不同的底部。每一款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匹配球手的攻击角度和典型的草地地形,同时为进攻果岭的全挥杆和半挥杆提供卓越的性能。
“总的来说,我们在挖起杆的量身定制方面看到了巨大可能性,首先会专注于我们的产品设计,以满足高尔夫球手的各种水平能力和挥杆需要。有了新的底部研磨和不同的杆面角选择,量身定做技师可以根据他们如何动态地挥动杆头和他们通常所处的环境类型来调整挖起杆,帮助提高球手的表现。在量身定制过程中,他们还能确定最佳的挖起杆搭配组合,以提供每一支球杆之间适当的距离差距。”
不同研磨底部选择:
标准底部研磨(SS)
(46°/12°, 50°/12°, 52°/12°, 54°/12°, 56°/12°, 58°/10°, 60/10°)
中等反弹角及底部轮廓。专为具有中等进攻角度的高尔夫球手设计。优异的性能在各种草坪和沙地条件下。适合大多数高尔夫球手。
宽型底部研磨(WS)
(54°/14°, 56°/14°, 58°/14°, 60/14°)
EYE 2底部研磨
(54°/10°, 56°/10°, 58°/8°, 60°/8°)
由PING创始人Karsten Solheim在近40年前首创的高趾设计,它与最初的Eye2 SW底部/杆面轮廓和狭长的杆颈过渡衔接一样,适合沙坑和果岭边的切击使用。
TS窄型底部研磨
(58°/6°, 60°/6°)
适合挥杆稳定性较高或上杆较陡的球手,设计灵感来源于PING WRX实验室。适用于坚硬的地面或较小的攻击角度。
升级四
更轻的握把和杆身
整体重量变轻后的Glide 3.0能更好的帮助球手更轻松地全挥杆,我们还减轻了约4g的杆头重量,同时保留我们传统挖起杆的挥杆重量,以确保高尔夫球仍然能感受他们所期望的操控性和精准性。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