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平:谈高尔夫“职业教练”
作者:bonnie2010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3-11-15 浏览 1
本文“职业教练”特指十几年来,我所聘用、合作,或者有较深接触的职业教练,共近百人。总的来看,这些大多出身清贫、学历不高的年轻人,进入了高尔夫行业,走上了练球-考试-职业教练的道路;也有少部分从各地高尔夫学院(大专)毕业的学生做了同样的选择。   他们长年坚守在练习场和球场上,传授高尔夫球技巧,成为广大初学者的启蒙老师,对推进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主流应予肯定。但是,深入的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群体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后天缺练的状况。   一、学历不够、文化程度低   他们大多数为初高中毕业生,基础知识差,如不刻苦学习和训练,很难在专业上有明显的提高。一些所谓高尔夫学院,只是收费并灌输一些“高尔夫基础”,教师本人甚至不会打球,让学生听听课、找个球场实习实习,给钱发证就算毕业。这些年,我们碰到太多没有下过场的“高尔夫学院”的毕业生了。   例如,“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高尔夫运动的基本动作就是单摆运动”。这句话是每个初学者都应该知道的常识,但很多教练对“单摆运动”和构成单摆运动的三要素根本不知道,所以对“挥杆稳定性”的实现,只会鹦鹉学舌地说“死不抬头、从里向外”,而无法说出它的科学道理。   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充其量叫作照猫画虎,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考核标准太低   对于初级职业教练的考核,只有近两年有最简单的击球要求,以前只要求基础知识的考核,使得许多还不会打球、甚至没有下过场的人轻易通过。这样水平的教练带出来的学生,用句歇后语描述再恰当不过:黄鼠狼下刺猬—— 一茬不如一茬。   例如,几乎初学者都有的击球右曲的毛病该如何纠正?美国职业教练讲,有12个原因造成右曲,相应有12个纠正办法。对于大多数中国初级职业教练来说,自己还在东一个、西一个,一百多杆的状态下,如何给出右曲球的解决办法?   三、没有保证机制致使职业教练前景黯淡   很多人在获得初级教练的资格后便走上了自生自灭的道路。初级职业教练证有效期为3年,3年后只要交钱无需再考试就可继续有效。想要考中级教练还需交更多的钱。对于大多数以职业教练身份谋生、挣钱的年轻人来说,现实问题压倒一切,租房、穿衣吃饭、结婚、养家……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很少一些天分和条件较好的人才有信心和能力按中级、国家级教练的标准不停地往前走。   谁能相信,上述讲的近百个职业教练中真正读过《高尔夫球规则》的人不会超过5个!一个以教授高尔夫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教练竟然不读高尔夫球的“基础教科书”,更为悲哀的是,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读不懂这本小册子。   笔者认为,我国亟缺权威的高尔夫球教育机构,也没有系统科学的高尔夫球教材,更缺少一个保证职业教练不断提高、优胜劣汰的机制,这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必然造成职业教练自生自灭的局面。   最近,我们组织本俱乐部和另一家俱乐部的职业教练连续进行了三场团体PK赛,竟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1、不懂规则——球落在沙坑里的凹坑中,自认为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球放置在沙坑平整处击打而不罚杆,为此还和对方争论了半个多小时,大大延误了整个比赛的时间;   2、慢打——在前面无任何堵塞的情况下,职业教练组打完18洞的时间接近6个小时,有人找球远远超过5分钟,最后有的教练成绩还超过100杆;   3、在外地,两辆满载球友回京的大巴车,等的最后一位乘客却是一位只顾自己洗澡的职业教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荡然无存。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职业教练,不仅要爱惜自己的名誉,还要对得起那些向你们奉上血汗钱称你们为老师的高球爱好者,更希望有关职能部门除了收费外,是否也要对我国职业教练的状态、水平制定有效的机制、负起更多的责任,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国高球事业发展的积极力量。 专栏作者介绍:杨广平,男,1939年出生。北京奥克高尔夫俱乐部、奥克林娜珠宝会馆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差点9。 来源:《假日休闲报·高尔夫周刊》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