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课不宜进入公立学校
一套套球具醒目地挂在墙上,白色的高尔夫球也在柜子中摆放有序,这是深圳美中学校近日才成立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一景。除了这样的民办学校,深圳的公办学校有的也开设了高尔夫球课。对于公办学校开设高尔夫球课,很多家长表示反对。深圳市教育局内部人士坦言,并不赞成公办学校开办这样的课程,担心一般家庭承受不了相关费用,造成矛盾。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庆国认为,不应提倡高尔夫球开在普通公办学校里,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全面培养身心素质、养成责任感,而不是以 “贵族礼仪气质”的口号夸大高尔夫课的作用。
老话说 “贫不学俭”,因为普通人也没什么太多钱可节俭着花。又说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因为财富越多责任越大,贵公子的日子就要过得小心翼翼,连被屋檐上的瓦砸着了也要防备,以至于不能坐在屋檐下。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对于财富的多寡对人的行为方式有什么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总体来说,传统的价值观是赞扬安贫乐道的,对于有钱人也承认其高生活标准的合理性。孔子认为,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是不同社会阶层理想的生活状态。所谓富而好礼,联系到深圳的私立学校教授高尔夫球课,就显得这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合理性。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境大都较好,有钱人打个高尔夫球商谈个生意,比起酒池肉林要有档次得多,确实也有益身心。高尔夫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有其规则礼仪,毫无疑问也有助于培养规则意识,兼之有利于锻炼身体。
不过把高尔夫球课开到公立学校里面就值得商榷,尽管只是选修课而已。
这几年来,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家长已经养成了有课就上、有班就报的习惯。像高尔夫这样所需不菲的运动项目进入以招收普通公众子女为主的公立学校,少不得要让很多家长寝食难安。不选修,孩子少了门技能。选修,工资又不是从天上刮下来的。不选修,自己孩子会不会被低看一眼?选修,孩子养成了贵族习气,今后动不动搞个高消费怎么办?
可见,让高尔夫球课进入公立学校,对于普通的家庭而言并不是什么福音。
在这件事情上,有关专家说得对。想要培养学生的气质和礼仪,其实不一定要靠参加个贵族运动。相反,让他们多参加普通的甚至艰苦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多和社会互动、多和人群互动,哪怕是仅仅让他们在家里多读几本书,相对于打个高尔夫球可能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气质。而且,这都是便宜实惠的培养孩子气质的办法。
除此以外,那种认为小孩子需要培养贵族气质的想法本就是虚妄的。儒家的礼法认为,天下没有生而富贵的人。即便是太子,没有登基之前,他的身份和普通士大夫也没有不同,需要让他和普通官员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一起生活学习。天子之子尚且如此,对于我们普通人的孩子而言,真没必要刻意让他们通过某种训练以冀成为高人一等的贵族。
古人云,富不过三代。西方说,三代出一个贵族。这么一算,贵族气质竟然是不长久的东西。
那还要打高尔夫球培养什么贵族气质呢?
作者:□李明宇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