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尔夫球赛中怎样面对干扰
作者:bjgolfer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3-05-08 浏览 4

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题,在随机打乱的1-100的100个数字中(10 x 10的表格),从一个规定的数字开始,在一分钟内顺序找出比这个规定数字大的数字,第一种情况,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第二种情况,有别人注视,但不说话;第三种,旁边有人说话,在嘈杂的环境下。记下每种情况下分别找到多少个数字。结果发现第三种情况下找出的数字最少很多,第二种情况中等,而第一种情况最多,因为外界的干扰对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影响很大,年龄越低,这种差距越明显,说明他们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弱。 高尔夫运动的一个特点是一场球真正“打球”的时间非常少。在一天连续3、4个小时的高尔夫球比赛中,实际挥杆所用的时间有多长?如果我告诉你只有3-5分钟,你能相信吗?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每次上杆到下杆,击球,3秒钟就能完成,打80杆,240秒,4分钟。这是高尔夫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的地方,98%的时间都是在行进、思考和观察,而不是在打球。一个人在全力做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而高尔夫球场有太多地因素吸引你的注意力,而这些外界的干扰会经常影响你的思维和情绪,最终导致那几秒钟的挥杆动作发挥受影响。 让你分心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如天气、温度、湿度、果岭的状态、观众、同组对手等,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影响。内部因素包括自身的压力、不良情绪和体能等。 对于场外因素,我们需要练就一种超然的境界,因为这些外部因素对每个参赛的选手都一样,是公平的。你遇到的不利因素,别人也一定遇到,天气不好、刮大风,不只是对你一个人不利, 心理上不应该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和我讲,匡博士,我最怕刚下过雨不久去打球,果岭太湿,推不动;我最怕风大,我最怕第一组出发,我最怕水……我不希望你们形成任何的心理定势,即在心理形成这样的一种印象,在什么情况下我能打好,碰到什么情况我肯定没戏了。 我建议你用前面学到的目标设定,把这些你“最怕”的方面重点练习。如果你怕湿果岭,平时就在湿果岭上多练习,慢慢把握不同湿润程度(速度)的果岭上的力度和速度,因为你无法控制外界因素,只有对各种外界因素你都有准备,你才能有信心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 对于观众的反应和父母亲朋的期待,记住一点,你的比赛不是要给观众看,不是要征服观众,不是要让观众觉得你有多牛,也不是为了给父母挣面子。观众看他们的,我打我的。我打得好,观众鼓掌,做个谢谢的手势即可,不到最后一杆,不要有很有面子的感觉。因为你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打比赛。打得不好,也不要觉得在这么多人面前丢面子。一旦有这样的想法,你接下来就会想下一杆要打好,要不然更不好意思了。 如果你有了这种想法,我保证你,下一杆还是打不好。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在下一次挥杆的时候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你。不管从事什么运动,在比赛的时候需要达到一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的境界,在出手的一瞬间,需要做到心身合一,不管是NBA球员的投篮,体操运动员的翻腾落地,射击运动员在扣动扳机的一瞬,还是高尔夫运动员挥杆的过程,都需要在一种忘我和忘却外界因素的境界中完成。我们会偶尔发现一些资深的巡回赛球员(包括伍兹)在场上对观众的礼仪欠妥,但是作为一个研究心理的观众来说,我理解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无心的,因为全心身投入比赛的时候,他沉浸在自我的世界,有时会忽略外界的因素。当然我不是说我们可以任何借口忽略高尔夫礼仪,任何时候,球场上的礼仪都是至关重要。 但是,最大的干扰,不是来自外面,是来自我们自己。首先,你不能完全抛开外界的干扰,你不认为这些外部因素其实每个人都会面对,而对你“不喜欢”的外部因素产生担心、胆怯、抱怨甚至气愤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将直接导致比赛的失败。另外很多时候父母、教练和朋友的期望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他们的期望往往导致我们过多的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怎样排出干扰,怎样让自己的思维集中到打球上来?首先你要很快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干扰,自己的情绪不对,然后通过深呼吸、自言自语等方式,让自己放松,并清空脑子里多余的想法。 其中最难的是随时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然后才可能去调整。其实我们都知道生气、急躁、懊恼等情绪一定会伤害击球质量,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是为什么说心理训练需要长期、系统、重复,这样在孩子心中形成条件反射,在比赛真才能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是给孩子讲一次,比如不要紧张,不要急躁,上一杆没打好不要去想它等,孩子就能不紧张,不急躁,不去想刚才的击球,而是需要教练、家长和心理老师一起,在孩子训练和教学比赛中多次提醒,所谓旁观者清。这样孩子慢慢就能在运动中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和心理,从而适时加以调整,在下一讲会专门谈到不良情绪的控制。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