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职业好手经典语录
“ 要有敢作梦的气魄 ”---高尔夫世界球后 曾雅妮
我在12岁那年的暑假,趁着去美国参加业余比赛的机会,我们一群小朋友去现场观看当年的美国女子公开赛。看到那些世界名将为了争夺最高荣耀的四大赛冠军而努力,我的小小心灵也燃起了有为者亦若是的憧憬。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以后我也要晋身职业比赛的最高殿堂,赢得大赛冠军。当时在看比赛时,我就脱口说出:“我也可以赢这场比赛。”那时听到这句话的人,可能不是笑说这个小毛头自不量力,不然就是认为这小妞还真有气魄。现在,我已先后赢得三场大赛冠军,世界排名也高居第一。而这些成就背后最大的动力,就来自于10年前还是小女孩的我,内心所萌发的梦想。这就是我之所以能把球打好的关键:勇于做梦,也勇于逐梦。
“ 一天以内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方 ”---“东洋侯根” 陈清波
这是日本的一句谚语,意思就是一个人一天之内能做多少事情。即使你从早忙到晚,一天最多也是24小时。换句话说,你想要把球打好,或者想要在某个领域中发光发热,一定需要时间的累积。就像我们台湾人说的:一步一脚印。想要把球打好,没有快捷方式,只有持续地努力练习。找个老师,然后认真练球,就会进步。
" 即使在紧张的状况下,也要去享受当时的感觉 "---“台湾一哥” 林文堂
-亚巡职业球员,亚巡赛3胜球要打得好,就必须学会享受打球。如果你打球很紧张,很僵硬,只会给自己无限压力。即使是在比赛非常紧张的状况下,我也会让自己充分去享受当时的感觉,这也是高尔夫迷人的一部分。在打球的时候,不必一直在意胜负的结果、失误的机率或是竞争的压力,好好去享受击球过程中,属于高尔夫的乐趣所在,不管是击球的考验、比赛的气氛还是起伏的情绪,你越能享受当下,就越能打出令你满意的临场表现。
" 最重要的一杆,永远是现在要打的这一杆 "---三届亚巡赛赏金王 吕西钧
在击球之前,你会根据这一球的距离,球场设计,气候状况等信息加以分析,之后决定选杆与打法。当你要开始执行击球时,就应该保持专注,将所有心思放在这一球的执行之上。不管任何时候,不管比赛进行到哪里,最重要的一杆,永远都是你现在要打的这一杆。
“把左手当义肢” ---美国长春巡回赛职业选手、两届亚巡赏金王 卢建顺
我个人打球的力量来源主要是右手,因为这符合我的习惯与天性,以及我挥杆的倾向。所以我会用右手来主导挥杆,我常比喻就是把左手当义肢,让左手与球杆连在一起,配合右手进行动作,让右手一鼓作气完成挥杆,这让我可以打出更有力的开球。重点是,如果想要将球打好,一定要努力练习,并且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挥杆就是用身体转动创造速度的过程”--- 美国LPGA职业球员 卢晓晴
我的体型在职业赛场中并不出色,但还是可以开出260码的距离,关键就在身体的转动。从瞄球位置开始上杆,就是以身体为轴心的转动过程。上杆顶点是身体从往后转动,转移成向前转动释放的转折点,下杆击球时让身体回转直到收杆位置,击球就是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掌握正确的转动,距离自然就会出来。
“眼中只有现在的击球” --- 日巡赛职业好手 吕伟智
打高尔夫是一种心理过程,也就是用你现有的击球,去执行出最好的结果。所以要让球场的表现更好,就要保持专注在眼前的这一次击球,想东想西只会影响你现在的表现,保持专注才能打出稳定的成绩。
“打自己想要的球,而不是最好的球” ---职业高尔夫好手 陈志明
每个人擅长的球路都不一样,因此面对相同的球场,也会有不同进攻方式。想要把球打好,重点是要打出自己想要的球,而非最好的球。如果球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打出去,即使最后因为其他因素而失误,但你可以了解原因所在,当然也就可以找到更多进步空间。
" 基本动作不会改变,一开始就要把它打好 "---国宝级高尔夫大师 谢敏男
我看过很多人打球,也看过很多不同的挥杆。其中有一件事是我可以确定的,就是基本动作不会改变。我看过很多球友很努力的去练球,但是他们挥杆的基本动作的模式,却始终改不过来,这样就很难有所进步。所以如果要学打球,应该一开始就要把基本动作打好。
" 节奏慢一点,动作做出来 "---旅日女子名将 涂阿玉(七届日本LPGA赏金后、生涯胜场数破百)
我的个性比较急,经常打完一杆之后就急急忙忙想去打下一杆。但过于急躁的结果,往往会打不好球。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急也打不来,要放慢速度,让击球节奏适中。将专注力放在把动作做好,而非结果。想着要做怎样的动作,才能打出自己要的球。接着,把动作做出来就对了。
“抬头挺胸去处理每一球”---旅日职业好手 叶彰廷
打球时,身体的语言很重要。如果你走上梯台,表情充满自信,走路步伐稳定,这一球打起来也不会差。反之,如果你看起来身体僵硬,神态紧张兮兮,那这一球怎么会打得好。下场打球时,让自己表现出充满自信的一面,抬头挺胸地去处理每一球,你就会表现得更好。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气势。
“挥杆漂亮未必有用,关键在正确释放力量”---台巡赛职业好手 詹世昌
我常看到业余球友收杆时,想跟职业选手一样又快又稳,其实关键在于施力与释放是否符合自己身体的能力范围。想象一下,假使你的身体未经锻炼强化,又想学职业球员快速挥杆,肩膀和下半身根本无法承受快速向前转动的力量。所以平时要学着强化体能,不仅可以做出更稳定的挥杆,也可避免受伤。
“找到正确的方向”---台湾职业高尔夫协会理事长 谢玉树
高尔夫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如果是初学者,最重要的是找个好老师学球,因为好的挥杆基础对初学者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如果是想打进单差点的球友,最重要的则是勤练短杆,因为那是维持杆数稳定的关键所在。如果是职业球员,最重要的则是心理状态的个人修养,因为胜负关键往往在于面对比赛的压力和挫折时,能不能保持稳定发挥。了解自己的状况和特质,朝正确的领域精进,才能让球技表现更上层楼。
“The past is not your future”---何国华高尔夫体育基金会董事长 何丽纯
这是来自Vision 54两位老师Pia Nilsson与Lynn Marriott曾经跟我提过的话。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就是“过去不等于你的未来”,但它真正的意涵是:你要去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很有效率地忘记上一次不好的击球记忆?或者换句话说:当你击出一个坏球时,你需要怎么做才能把你的能量导回到正面的当下?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