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球场难度指标 上海美兰湖高尔夫球场难度不够吗?
很多媒体对这次宝马大师赛小鸟满天飞的情况产生质疑,认为球场的难度不够。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够准确,至少不太全面。评估球场的难度有一些基本的指标,例如长度、各种区域草的高度、落球区的宽度、果岭速度等等。这次上海美兰湖的比赛球场总长度7607码,在男子职业赛里绝对不算短。果岭上本特草的高度是3毫米,果岭速度在11.3左右,也绝不算慢。球道草高度12毫米,发球台和果岭环8毫米,第一层半长草32毫米,第二层半长草64毫米,长草90毫米,都是国际大赛比较常见的高度。我没有掌握落球区宽度的平均数据,但是从现场观察的情况来看,这个数字也不是很容易。很多人认为是果岭不够硬造成球场的难度下降。这也许是一个原因,但我也不完全赞同这个看法。
至于旗杆位置,就更不能说简单了。说老实话,在国内比赛的时候,很多职业球员觉得我作裁判长时的旗杆位置太过刁钻,为此我经常受到委婉的批评。但是看了这次比赛的旗杆位置,我觉得自己的胆子还是不够大。例如最后一天9号洞的球洞位置。这是个470码的四杆洞,右侧蜿蜿蜒蜒一条河一直延伸到果岭旁边。负责球场设置的欧巡赛裁判员加里·巴特勒居然把旗杆位置放在了右侧四码的地方,要知道从果岭边再往右两、三码就是水障碍区。如果球员直攻旗杆,稍有偏差就会打到水里去。事实上,很多球员在这里把球打下了水,但没有人抱怨旗杆位置太难了,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世界顶级球员,他们必须面对最具挑战性的旗杆位置。
既然基本数据和旗杆位置的难度都不算小,那如何解释这次比赛小鸟满天飞的情况呢?
我认为评价一次比赛的球场难度,仅靠以上的基本数据是不全面的。对于高尔夫来说,天气因素,例如风和雨等,本身就是这项运动的一部分。这次比赛期间,虽然有阵雨出现,但基本上没有给比赛造成大的影响。阵雨过后也有阵风,但是风力很小,根本不足以大幅度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历年的英国公开赛就会发现,如果不下雨不刮风,这项历史最为悠久的大满贯赛事也是小鸟遍地,但谁敢说英国公开赛的场地难度不够呢!一旦起风和下雨,球员的成绩马上就会惨不忍睹。这就是为什么一般人自己打球的时候都盼着风和日丽,但是每逢英国公开赛,却总希望老天爷帮忙下下雨、吹吹风的原因。没有风和雨,就不是真正的林克斯,就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英国公开赛。我个人认为以美兰湖球场现在的状况,如果刮起大风的话,成绩一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另外,我们必须考虑到是谁在打这场比赛。这次比赛的参赛阵容完全可以用豪华两字来形容,欧巡赛的大牌球员几乎悉数到场,世界排名前五的球员来了四个。此外,组委会还邀请了诸如奥拉扎宝、麦克·维尔等高坛名宿,这样的阵容绝不比任何一场美巡赛甚至世界锦标赛差。这些人比赛中打出超出负10以上的红字,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如果读者仔细看一下欧巡赛全年的夺冠成绩,就会发现负21并不是一个很离谱的数字。上个月的宝马意大利公开赛上,这次比赛并列第46的康斯塔诺夺冠,他当时的成绩是负24!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觉得这次比赛的成绩四处飘红并不表明球场本身的难度低,也不是裁判员故意降低了旗杆位置难度等方面的原因,而是球员本身技艺高超、发挥出色,再加上天公作美等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出现在世界顶级大赛上,很正常!
作者:李今亮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