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香港高尔夫球发展史(一)
香港的高尔夫球文化,可追溯至1889年5月成立的皇家香港高尔夫球会。此球会是殖民地时期三个获英皇御用衔头的英式会所之一,会员尽是身份显赫的官绅商贾。时至今日,其会籍仍是尊贵、优越身份的象征。
座落于古洞南的皇家香港高尔夫球会粉岭会所是新界北郊首个英式大型高级会 所。当年,球会会员之一的北区民政主任E.R. Ha l i f a x因为经常到粉岭郊游,发现该区附近一块地皮可以开发成标准高尔夫球场。球会遂与政府接洽并达成 协议,于1 9 11年建成一个十八 洞高尔夫球场,亦即是今天的「旧球场」。
球会初期只搭建几幢临时木屋充当会所,!直到1914年,会所大楼终于落成。这幢楼高两层的英式白色大楼,充份展现殖民地时期的建筑风格,至今仍然迄立于原址,成粉岭公路的一座地标。由于会员人数持续增加,球会逐增建十八洞的「新球场」,并于1931年启用。
1960年代后期,热心的会员和一些企业建议开发第三个球场,并于1968年向皇家香港赛马会于粉岭双鱼河租借30公顷土地,兴地十八洞的「伊甸球场」。两年后,「伊甸球地」正式启用。
沿着粉锦公路走,途经一段长达2公里的林荫大道,两旁广植参天古树,树后碧草如茵、起伏有致、正是皇家香港高尔夫球会粉岭会所。
球会于1989年庆贺成立百周年,后于1996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正式命名为香港高尔夫球会。
源自英国的高级会所一直是官绅名流消闲娱乐的场所,其会籍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动辄过百万元。惟若论会籍之矜贵,香港高尔夫球会可谓亚洲数一数二。
拥有逾有百年历史的香港高尔夫球会,其会员非富则贵。目前,香港高尔夫球会约有3,000名会员,公司会籍的转让市值已由1992年的港币300万元,飙升至目前高达港币1,400万元,不但是香港最昂贵的会所会籍,甚至可能是亚洲之最。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