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海解放前高尔夫球场介绍
(一)第一家18洞高尔夫球场——虹桥杓球高尔夫俱乐部
1.来历及概况
清光绪16年(1890年),英国侨民在程家桥西堍购地19.5亩(1.3万平方米),开设“老裕泰”马房。翌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辟筑虹桥路,直通马房,马房经营得到发展。清宣统2年(1910年),马房已拥有上百匹马,占地面积扩展为6.7万平方米。民国3年(1914年),马房业主病故,地产由太古、怡和、汇丰等8家洋行各出官银1000两购买,改建为“虹桥杓球俱乐部球场”,又名“虹桥高尔夫球场俱乐部”(THE HUNGJAO GOLF CLUB)。
2.球场建造及概况
民国5年(1916年),球场扩大为10万平方米。民国19年(1930年),球场面积扩大至27.73万平方米,球洞增为18个,成为沪上洋行大班打球赌博、郊游度假的娱乐场所。占地417亩,为英侨组成的虹桥高尔夫球俱乐部所有。
3.管理
上海市社会局对俱乐部进行登记,包括:创办人、创办时间、沿革、负责人、组织概括等项目。
创办人:C.M. G. Burnie;R.G. MacDonald;R.M.J. Martin;E.G. Jamieson等七名英国人
创办时间:公历1916年10月21日
沿革:1930年2月20日政府备案;1930年依照香港1911年及1925年公司法组成;1946年2月5日第二次改选
负责人:太古、怡和、汇丰、中国肥皂、建筑工程等8家洋行之经理
组织概况:俱乐部分设财务组、房屋与酒吧管理组、杓球场务组、杓球练习与竞赛组。由总干事1人和干事7人分别负责。
会员分类及人数:常年会员80人(限额175人);其他会员92人(限额148人)
经费来源及数目:会员每人每月缴会费17,000元(自公历1947年1月起每人22,000元)
消防设备:正在更换新件
卫生设备:完备
4.演变
上海沦陷后,由日本军占用。抗战胜利后仍由虹桥高尔夫球俱乐部接管。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土地收归国有,1953年3月20日,国务院外交部批复将球场收归国有。同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投资85.33万元,将球场改建为文化休息公园。1954年5月25日,公园定名“西郊公园”,正式开放。同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西郊公园由文化休闲性质转为以动物展出为主,征地改建为动物园。1959年,公园面积扩大到70.33万平方米。1964年,中山公园、复兴公园等附设的动物园全部迁并西郊公园。1980年1月,西郊公园改称为上海动物园。
在上海市档案馆查找历史宗卷(原始档案)和相关历史资料的工作,不仅需要十分的细心和耐心,更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对繁杂信息进行筛选,很高的信息敏感度对些微信息进行捕捉。我们的调查人员经过数十天的努力,终于摸清了上海解放前高尔夫球场发展的基本状况。其中,这座虹桥杓球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解放前上海第一家18洞高尔夫球场的相关历史档案的记载和保存最为详实;另外还查找到其他球场相关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