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高尔夫运动受伤及受伤后的自救:R.I.C.E.原则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真到了打高尔夫上瘾的时候,不知道又有哪位球友能完全认识到这一点。经常听球友说,打高尔夫后血糖、尿酸、血脂什么的指数开始变得正常,人的精神也好了许多。高尔夫给健康带来的好处数不尽数。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利的背后,伤害也随时会侵袭你的身体。
对任何运动来说,受伤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经济上甚至精神上的损失。与其在受伤后到处求医,还不如在受伤前做足预防工作。 充足热身必不可少
有些球友上场极少热身,只是空挥几下便直接击球,其实这样会增加受伤的几率。进行任何运动之前,热身运动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尔夫也不例外,特别是前面所提及的容易受伤的部位,都需要在热身运动中有所触及。
虽说是节奏自由掌握的运动,但击球的瞬间,球手的心跳同样会加速到超过120次每分钟。因此,适当的慢跑和蹲伏伸展运动,都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和加快心率,降低心跳突然加快带来的不适。完成第一步后,你就可以逐步开始关键部位的热身。先抽出一支短铁杆,两手分别握住杆头和杆顶,将其置于颈后。然后向身体的左右两个方向轮流地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慢速度,并且在停止旋转后保持静止状态数秒,但不要令身体感到疼痛。这一热身动作,能保护腰部和肩部的肌肉和韧带。
手腕是另一个容易受伤的部位。热身的时候,请放下你的球杆,将左手掌心向天高举手臂,同时用右手尽量向下拉伸左手的手指,保持这一姿势数秒后换手。
球场上不少球友都是大腹便便,前凸后翘。缺乏力量的臀部肌肉,同样容易在挥杆过程中受伤。要避免这情况出现,可以在开球前将左脚踩在高处,右脚伸直,身体向前直到胸部与左膝接触。保持数秒后,可以更换左右脚。
理疗放松加快恢复
除了开球前的热身,打完球后同样需要热身。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不少球友都是大汗淋漓,第一反应都是冲向更衣室沐浴。这样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肌肉和软组织都处于疲劳状态,需要休息来恢复。而在休息之前,如果再做一次开球前的热身运动,将有助于紧张的部位得到放松,缩短恢复的时间。对某些一天打两场或者连续几天都要下场打球的球友来说,打球后的放松必不可少。
去年伍兹访华参加汇丰精英赛时,有球友惊讶地发现,老虎上场前和比赛后都一头钻进更衣室,由两名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放松。一般球友自然没可能享受老虎的待遇,但适当的理疗和放松治疗,都有助于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降低受伤的可能。
务必避免过度疲劳
虽然不鼓励,但打球间隙抽口烟的确是个放松的办法;机器由钢铁制成,其耐受力自然比血肉之躯更强。即便是钢铁,也有其疲劳限度。若是过度使用,钢铁也会因为疲劳而断裂。因此,球友们在打球时同样需要量力而行。
经常有球友称自己两天打三场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连续下场,很多时候这就是过度疲劳带来受伤的前兆。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43.6%的受伤者都是因为过度疲劳而挂彩,在众多受伤原因中高居首位。
钻进健身房练体质
职业选手的参赛频率和比赛强度,都比业余爱好者要大。有心的球友或许会发现,健身房是球手们常去的地方。令自己更强壮,是避免受伤的一条捷径。
选择使用辅助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时候,使用辅助设备或者在装备上作出调整,也能避免受伤的可能。
如果手腕或者腰部力量不足,可以选择戴上护腕或护腰上场。在弹性绷带的作用下,肌肉的力量可以得到提升,降低受伤风险。
在器材方面,力量不足的球友请选择较大而且软的握把,以保护手指和手腕。同时,球杆的正确选择也能为身体提供保护。特别是初入门的球友,不妨考虑一下甜点较大和石墨杆身的铁杆。因为击球时球杆与地面的震动会伤害手腕和手臂,增大甜点和让杆身减震都能预防损伤。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找职业教练帮忙,选择适合自己身体和水平的球杆。
自救:R.I.C.E.原则
美国的伊丽莎白·奎因教授长年从事运动医疗研究,对高尔夫受伤后的自行处理,她提出了R.I.C.E.原则。
R,就是rest(休息)。一旦出现肌肉或骨骼受伤,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在24小时内避免使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势。直到疼痛有所缓解,才能逐步开始恢复轻微的活动。
I,就是ice(冰)。一般来说,肌肉和骨骼受伤后,皮下的毛细血管会因为破裂而出血,造成受伤部位的肿胀、发红。这时,你需要一个冰袋或者一瓶冰冻的饮料,将其与受伤部位接触,以收缩破裂的毛细血管,避免进一步的出血和肿胀。如果无法找到冰袋和冰镇饮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刷受伤部位也是办法。不过,此举有可能造成风湿,因此在冲刷后必须立即擦干冲刷的部位。
C,就是compression(按压)。用弹性绷带或者其他工具裹住受伤部位,但要保持足够的弹性,以减少受伤部位的移动。
E,就是elevation(提高)。尽可能抬高受伤部位,令其位置高于心脏。特别是在受伤后的前两天,最好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循环,避免血液过分集中在受伤部位,以加快恢复速度。
求医:请勿随便处理
不少球友受伤后,或许是看到伤势并不严重,经常自己随便处理一下了事。真遇上伤势较重的,也只是自己休息一段时间,而不去求医问药。
受伤通常在身体表面看来区别不大,无非是红肿、疼痛等症状。但在内里,到底伤的是骨骼、韧带、肌肉还是肌腱,一般球友都很难分辨。这时候,专业的检查设备就派上了用场。笔者曾有一位朋友年轻时踢球受伤,当时只是靠自己处理和休息恢复。经过半年的休养,伤处表面看来已经没事,但一旦参加激烈运动,受伤的膝盖便会剧烈疼痛,只能用绷带缠紧伤处继续参赛。时过7年,这位朋友再也无法忍受折磨,终于到医院求救。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原来膝盖的十字韧带严重撕裂,只剩下很小一部分相连。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手术治疗,而且愈后效果已经不能与年轻时同日而语。主刀医生表示,如果在刚受伤时立即求医,应该能恢复到与受伤前无异的程度。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