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思是如何做到44%球洞一推进洞的?
作者:2014fafa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6-02-22
浏览 1 次

22岁的乔丹·斯皮思在2015年四大满贯赛都交出前四的成绩,这也刷新了美巡赛的纪录。并且他其中两场比赛夺冠。但是,在这个大炮手云集的赛场上,斯皮思的开球距离相对平庸,距离是短板,但推杆上的出色表现,还是让他打出优异成绩,并且目前世界排名稳居第一。
在2015年巡回锦标赛最后一洞灌进8英尺的保帕推,这也是他在美巡2015赛季的第2448次推击,也是最后一次推击。上个赛季,斯皮思的每洞平均推击数是1.699,在所有球手中排名第一。斯皮思一推进洞的成功率也无人匹敌,他以44.26%的成功率超过巡回赛平均值6个点。也就是说,在上个赛季,斯皮思在44.26%的球洞完成一次推击入洞!下图是斯皮思在2015赛季推击数据统计中交出的华丽的答卷。

那么斯皮思成功的秘籍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深挖一下。而这个秘籍对所有球员都适用,所以仔细看并好好练习,也许在今年与你同组的球友中,你就是年度推击王呢。
1、 上杆
斯皮思的动作:“活跃”的杆头速度
所产生的结果:制造了方正的触球
斯皮思在做好击球准备之后,杆头迅速离开小白球上杆,这与很多球员秉承的“上杆要低,速度要慢”的原则截然不同。缓慢的上杆会使上杆过程变短,这样就会加速你的下杆动作,或者说“击球”动作。这会让你没有触感可谈,所以保持杆面的方正也就不太可能,而在短推中保持杆面方正却是制胜关键。所以,像斯皮思一样轻快地上杆,你的上杆过程会变得更长,但是你的挥杆会更流畅,也会推进更多球。
2、 下杆
斯皮思的动作:利用杆头自身重力推击
所产生的结果:可以让你完美地控制距离
在完成上下杆转换后,斯皮思只是简单地让重力带动杆头向下,再将力量传递到小球上,完成送杆动作。没有太多的“击球”或者“撞球”。这对于任何长度的推击距离都能够产生应对应的力量冲击与滚动。如果你的杆头最后超过自己的左脚,那么你就是用杆头的重力在送杆,你几乎没有用身体任何一块肌肉。
3、其他
斯皮思:笃定
所产生的结果:给你任何一推都能推进的信心
在去年的1584个球洞中,他仅有38次用了三推,这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他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击球速度仔细研究每一次推击——小球是从洞杯前沿滚进洞中还是碰到洞杯后部,反弹回洞杯中。然后,当他选定了速度之后,他就笃定地去做。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消除自己的疑虑,而在你推击时的疑虑会导致减速、手部操作失误和易普症(Yips)。斯皮思在果岭上的自信与笃定是我们在老虎巅峰时期之后再次看见的。斯皮思的良好心态,虽然不能每推必进,但是通过对速度的专注,他会推进更多的球,他也永远是果岭上的佼佼者。
易普症(Yips)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会产生无意识的肌肉收缩。易普症是一种建立在生理上的病态,而非一般认为临场的焦虑症。易普症最早在高尔夫运动员中被发现,高尔夫运动中专门用来指腕关节或筋肉不受意志控制的急抽拉动,致使职业高球员在关键性推杆之时,发生失误的现象。罹患这种不明原因的症状,通常会终结运动的生涯。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