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果岭(下) 关于高球场果岭面积与坡度等的讨论
在上一篇文章,我简单介绍了决定果岭形态的四方面因素,分别是:球场所在位置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果岭的形式;球场的竞技要求决定了果岭设计中物理指标的把控;美学与艺术的眼光决定了果岭的形状;以及球场维护和管理成本也会左右果岭的形状与姿态。在本期专栏中,我将就果岭设计中的其它问题继续展开探讨。
果岭的标准面积
一座球场的核心区域就是果岭,它不但决定了这座球场的可打性,也直接关系到球场业主方的投资成本——果岭面积越大,就意味着投资成本越高。有些初涉高尔夫球场投资的业主方因此可能会想到,既然如此,我是否可以把果岭设计的小一些,以便降低成本呢?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果岭标准面积的问题。
首先,一片果岭上应该含有至少三个洞杯区,最好是四个乃至四个以上。这是基于承办赛事的层面考量所得出的最低标准。如上篇文章所言,果岭上的踩踏密集度要远高于球道,一场职业赛事至少有三轮比赛(女子为三轮,男子为四轮),如果果岭上预留的洞杯区少于三个,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两轮比赛使用同一个洞杯——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比赛的精彩度,更为糟糕的是这会使果岭此片区域的草坪被反复高频度密集踩踏,增加了果岭草坪坏死的风险。
设计师通常为同一洞杯区预留的草坪恢复时间为14天,而洞杯区的停球半径在3米,因此,根据计算,我们首先得出洞杯区的面积为:3×3×3.14×14=395m2;
其次,果岭的边缘区须至少距离洞杯1.5米,以果岭周长为100米计,则此片区域的面积为1.5×100=150m2;
第三,不适于安放洞杯的果岭面积大约会占到洞杯总面积的50%,则这一部分面积为:395×50%=197m2;
我们把上述三块面积合在一处,便会得出一个基本的果岭面积大小,暨:395+150+197=742m2.
根据美国高尔夫监理协会得出的测绘数据,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高尔夫球场上果岭的平均面积是464.5㎡;而在正式的PGA比赛中,进行比赛的球场的果岭面积允许在325㎡至557.5㎡的范围。由此可见,美国的果岭面积也不是很大。而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来看,果岭平均面积应在650㎡比较合适。其中四杆在500-700㎡,五杆在450-600㎡,三杆在800-1000㎡。
果岭面积在变大
当我们对比上述两种情况后,会发现我们得出的计算面积要大于美国高尔夫监理会普查后的果岭数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呢?为什么现在建造球场的果岭面积会比以前的果岭面积大出许多?这里面也存在着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是因为球友们对草坪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球友们希望果岭上的草坪总能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那么这就要求果岭上的草坪能得到充分的修养维护,使球友们再度回到此片洞杯区域的周期越长越好;
其次,我们希望在果岭上产生很多推球的变化,让推杆更有趣,更具有思考性。果岭面积变大,意味着曲线增加,走线复杂;如果果岭面积过小,那么推球就不会有太多变化;
第三,让不同水平的球友都能有更高的上果岭率,提升打球乐趣。一位高手和一位初级球手下场打球,面对攻果岭的一杆,高手因为击球距离远,可以选择用铁杆攻果岭,而初级球手则极有可能必须选择球道木才行。在这种情况下,初级球手击球后的滚动距离势必增加,如果果岭面积偏小,那么初级球手的小白球极有可能会滚出果岭区,这不但会降低他们的打球乐趣,对他们也是一种不公平。因此,如果果岭区域面积够大,这种情况就会避免。所不同的只是高手距离洞杯的距离更近,而初级球手距离洞杯会远些,但毕竟大家都有足够好的上果岭率,而且对于初级球手来说,感觉推杆总是会比铁杆、木杆容易许多。
果岭的坡度
一座球场的可打性之所以会和果岭的设计造型息息相关,乃是因为果岭并非是平坦的,它当中所蕴含的坡度会直接决定球手们进攻洞杯的一推的判断、走向和力度。因此,果岭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坡度——坡度太大会使推杆无法控制;坡度太小,又不利于排水。因此坡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洞杯区的坡度应利于公平推杆及线路判断的可控性。一般坡度应在2%—3%;
第二,为了增加推杆技术,丰富球的行走路线和速度变化,增添球手的趣味性。在洞杯区相邻的过渡区域,坡度可在5%—20%变化。
第三,一个果岭应规划4至6个大洞杯区,要避免果岭偏大而洞杯区较小的局面,这样会导致球手很难推杆进洞。
第四、果岭应高于周边地表,以防止外部水流进入果岭,果岭内部排水应顺果岭坡度方向排放。
对于球手来说,在面对攻击果岭的那一杆时,提前预判果岭坡度的能力也十分重要,这将会直接影响小白球在果岭上的位置,是否能顺利击球入洞——果岭如果整体前倾,那么它利于观察进攻的;如果斜倾,球手应该清楚这种设计有利于侧坡的滚动;如果果岭整体后倾,那么球手要十分注意击球的力度,以防击球后滚出果岭区;最刁钻的果岭处在盲面之上,这种时候球手无法判断,击球的难度会格外大,而球手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倍小心,以防掉入设计师的陷阱。
果岭设计图 文/图: 余钢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