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场是如何建成的(上)
海南中信山钦湾
当一块风景极佳、难度也勾得你心痒痒的高尔夫球场摆在面前时,也许你并不会想到它的“前世”长得如何,也不会想到它是如何被“整容”成如此诱人的。亦或你曾想过这些问题,但答案很简单:按流程来。其实,一个球场的建成虽然有着一套枯燥的程序,但每个球场不同的环境特质,也让建造球场学问多多且颇有乐趣 “球场是怎样建成的”,这个题目太专业,也太严肃。 它让我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可是文学名著。而要是我把一大堆专业术语罗列在您面前,您可能直接就把这一页Pass掉了,换了我也会。因为咱不是来这里上建造专业课的。 球场的建造枯燥乏味,又充满挑战、乐趣无穷。 说它枯燥乏味,是因为所有球场的建造程序无非是测量、土方、造型、人工湖建造、排水和喷灌安装、坪床准备、植草和养护等等。设计师或者发展商规定的建造规范,尽管细节各有不同,但其总的原则没有根本差异。 说它充满挑战、乐趣无穷,是因为不同的球场所在的地区、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以及气候、施工季节等等各不相同;设计师的理念千差万别,做法千姿百态。因此,作为施工方,不仅要有过硬的施工技术,更要有灵活应对、勇于接受挑战、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的良好心态。而球场一旦建成,尤其是当球场被业主、球手以及评选机构充分认可,那份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保护与开发 美国黑钻石高尔夫乡村俱乐部 我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上图)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的感觉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明觉厉”。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我们天经地义地砍伐森林建造房屋;开采矿产造车造船;人口的增加使得我们不断地向森林要耕地,向草原要耕地、向河滩、海洋要耕地。“愚公移山”,“围垦造田”在我们的历史和童话故事中都代表的是“正能量”。 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包裹在我们周边的环境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我们污染了水、污染了空气,给地球留下了许许多多丑陋的疮痍和伤疤。 美国黑钻石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废弃的石灰石矿。从照片中还能看到残留的石灰石;这片宁静的水面下就是一个深深的矿坑。这座球场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到目前为止,我对这座球场的敬仰还仅限于图片上。 但我有幸去过另一座著名的、由废弃矿场改造的球场,那就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骆家辉曾经当过州长)的钱伯斯湾(Chambers Bay)高尔夫俱乐部。这座球场在2013年被评为美国百佳球场的第62名,我们去的时候,球场内正在为举办2015年的US Open进行球场改造。 2010年,我们也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将一片废弃的石英砂矿场改造成一座美丽的高尔夫球场——江苏宿迁骆马湖球场。 那是一块靠近京杭大运河的土地。在这里的一些区域可以开采出品相极佳的石英砂,用来生产玻璃。由于矿脉的分布比较分散,所以,这块土地上被人们挖出了大大小小、形状和深浅各不相同的矿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矿坑里还有积水,不仅丑陋,还会威胁到当地人、畜的生命安全。但人们不理会这些,他们不断开采,直到所有人都认为这里已经失去了开采的价值。 开发商给我们的要求和目标很清晰:就是要通过利用和改造这些已经存在的废弃矿坑,在这些矿坑和附近的区域建造一座高尔夫球场,使这里的生态和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 朝向集团设计总监赵建国老师的足迹反反复复地踏遍了这块土地。我们通过利用、改造、治理、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建造出了一座极富特色的高尔夫球场。 看一看下面这些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你一定会对所谓“高尔夫球场破坏环境”的标签有一个新的认识。 江苏宿迁骆马湖球场改造前后对比 自然与人造 2013年8月,刚刚开业9个月就被评为“世界百佳”球场第78名的中信山钦湾球场(也是中国惟一进入世界百佳的球场),其建造过程充满了开发与保护的精彩故事。 依我之见,山钦湾球场的精髓就在于:在最大限度地贴近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环境。因此,当你在这座18条球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向看到景色不同、气象万千的大海,同时每条球道又各有精彩的打球感受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就想起设计大师唐纳德-罗斯(Donald Ross)的那句名言:“大地母亲是最伟大的设计师,设计师的任务是去发现它。” 对于建造团队来说,要实践这句名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意味着相对于一般球场建造而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反复,有时也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不仅要做好建设,更要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做好保护(这个很容易被忽视)。 中信山钦湾17洞建造前后对比图 山钦湾17号球道的发球台建在高高的海角上,其球道和果岭则全部建在原始的海滩上。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被冲积成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海滩,做出的双层球道每每令球手赞不绝口。很多人把这条道评价为山钦湾最经典的球道之一。 建造这条球道的时候我们可是没少费劲。就拿清表来说吧,通常做法是先划条线,设计师一批准,机器开上去可劲儿清就是了。基本是怎么痛快怎么来。 可在山钦湾不能这样干。因为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因此,从清表开始就小心翼翼,不仅要把不需要清理的植物保护下来,就是原地形也要尽量保护。 看到这里,懂行的读者就会说了:这不是连造型都做了吗? 对,不仅是17号球道,5号果岭、8号果岭都是这样做出来的。 清表连着造型一起做,看似简单。但有着“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这个前提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因为这条200多米长的球道上还残留着一些分属不同渔民的经济作物。清表做到谁家地界上,都要事先做好工作。问题在于,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清表就好像画家绘画一样:画一点,就要退两步看看效果,再接着往下画;如此反复多次。这可就难为了我们的项目现场负责人老张(张育典)。 常常是,老张没日没夜(工期紧)地好容易做通了工作,渔民同意我们去清理了,但清了几个平米就停下来了。因为要退回去看效果,有时还要等设计师来了看过才能最后决定,之后再去清理。这就又要去和渔民说。如此反复多次,其结果就是:清表一点一点地推进,地面上的障碍物一点点减少;但老张却因为要反复做渔民工作而上了火,嘴上的泡不断增加。 山钦湾5号果岭、8号果岭也都是这样做出来的,老张的工作量和压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老张除了喝功夫茶,还常常喝新疆弄来的雪菊。 您如果有机会去山钦湾,一定会发现球场与它周边的自然是那样的和谐,彷佛是在很多年前就存在的、被大自然拥抱在怀里的一片宁静的圣地。 从工程角度看,球场都属于人工建筑(构筑)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把球场做得很自然,就不仅需要设计师有深厚的设计功力,建造团队的悉心配合更是不可或缺。 比尔-库尔先生(Bill Coore)在设计山钦湾球场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这是一个你可以走着打球也可以开车打球的球场。而且,如果是开车的话,球车必须开进球道。 一开始比尔先生要求我们用当地挖出的火山石堆砌、压实,做一条纯自然的球车道。因为,他在美国设计沙丘球场时,就是将当地的沙地压实,做成的球车道。 但我们都觉得这个理念在海南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不大可能实现。因为海南的台风季节有很强的降雨,山钦湾球场有些区域坡度较大。如果不固化路面,暴雨来临的时候,其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我们也理解设计师的坚持。很明显,这样一座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球场,不能因为一条人工痕迹明显的球车道而被破坏了。 于是,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使用彩色混凝土。一开始,我们做了6种颜色的混凝土色块,凝固之后拍了照片发给设计师。设计师看过之后提出能否再多做一些。我们又做了另外8种颜色的色块,给来现场工作的设计师看。设计师挑了其中两种,希望做一块颜色在这两种之间的混凝土。我们当天就又做了两块。这一次,设计师对颜色终于满意了。 配了色的混凝土路面仅仅是刷毛、或者刻出防滑槽还是显得很生硬、很“人工”。怎么样能使其更加自然呢?我们后来想出了用水刷石的工艺处理,这样,做出来的球车道面层就有密密麻麻的石头落了出来,与比尔先生原先设想的用当地天然火山石压实的概念非常相似了。 为了使做出来的样板尽可能地与实际运用效果相近,我们干脆在备草区的旁边开出一块地,制作了一段4米长的球车道。 比尔先生看了这段球车道的样板之后终于点了头。 参观过山钦湾的许多人都对球车道赞誉有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球车道愈发融进了球场与周边的自然环境。 硬与软 在融入自然的同时,自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考验,比如土地。 杭州南下偏西160余公里,就是著名的千岛湖。用山清水秀来形容这里最为贴切。这一带的山地大都崎岖峻峭,坡度很大。要做球场,削峰填谷是必不可少的。要命的是,这里要挖的80%以上是石头。更为要命的是,这里的石头除了一小部分风化石外,大都是花岗岩。 千岛湖球场整个就是在石头上建成的。 挖方就不用说了,用炸药、风炮、挖机等等,几乎所有能用的手段和设备都用上了,还史无前例找来了曾在葛洲坝水利工程上使用的CAT D-9推土机(一个50多吨的大家伙)来做造型。炸药用来对付花岗岩那是没说的,但就怕遇到风化石。由于当地风化石内部有很多裂痕,爆炸的力量随着裂痕被大大削弱,一炮之后炸下来的石头只有花岗岩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进度被大大拖延了。 填方也充满挑战。因为要将炸下来的大小不一的石头压实,成为合乎规范的基础,不仅需要推土机、压路机,还需要强夯——起重机将一个直径将近2米、重量超过10吨的钢盘提升到20米左右的高度,松开钢缆使其落下,每夯一次感觉就像一次小型地震。很多球道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夯出来的。 浙江坚硬的石头固然令人头痛,而我们在宿迁遇到的淤泥也不让人省心。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