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模式
作者:happy2010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4-05-26 浏览 16
高尔夫运动的蓬勃发展代表了社会生产和经济水平的高度繁荣。高尔夫俱乐部自1735年出现以来,经过270多年的运作和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并形成了一套极为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理论。在中国,高尔夫俱乐部由于起步晚,尚且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本文从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模式入手,对比不同管理模式的优点弊端,为高尔夫管理提供参考。 一、高尔夫运动起源   高尔夫运动,是一种以球杆击打高尔夫球进入果岭球洞中动静结合的运动。高尔夫的起源有不同的争论,荷兰、苏格兰、中国、法国都有不同的类似高尔夫的运动的早期记载,一般将苏格兰视作高尔夫的起源地,现今的18洞高尔夫比赛就是苏格兰制定的,高尔夫也被视为苏格兰国粹。 二、中国高尔夫俱乐部现状   高尔夫首次进入中国是1916年,但是随后在较长时间内销声匿迹,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正式进入发展阶段。虽然起步晚,但是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2010年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统计,2010年我国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共395家,共8814个球洞,折合约490个18洞高尔夫球场,分布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尔夫设施在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3.5%,这个数据在09年是9.6%,足以见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是何等迅速。   另一方面,2009年8月13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议在柏林确定高尔夫和7人橄榄球为2016年奥运会的备选项目,2009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在哥本哈根通过了高尔夫作为2016年奥运会正式项目,这必然标志着高尔夫作为一个奥运项目,将在中国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高尔夫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小宁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高尔夫入奥成功,国家一定会加大投入,对提高中国高尔夫球水平起到推动作用。”   总体而言,目前高尔夫产业和各个高尔夫俱乐部正面临着发展与挑战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的局面,要打开这个局面,将高尔夫俱乐部推向下一个飞速发展的高峰,不仅仅需要高尔夫俱乐部各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更需要高尔夫俱乐部去改进他们的管理模式,用科学化的管理给高尔夫俱乐部带来生机,带来曙光和发展。 三、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模式   从管理的协调作用方面分析,管理是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的一种行为模式。从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的作用来说,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顾名思义,就是针对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高尔夫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那么,高尔夫俱乐部就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企业经营者方面和会员的方面。在这里,我们将侧重点放在企业经营者管理的方面,通过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模式的研究来给高尔夫俱乐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分析。希望能为球场的投资商、管理者以及关注高尔夫的人群一些帮助。   对于我国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模式的现状,学者们将我国的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模式分为三类:   1.业主直接管理;   2.业主任用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管理;   3.业主委托专业的高尔夫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国内的诸多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公司,大部分是依托原本的高尔夫球场而设立的,因而也只局限于自己球场的管理,甚至一些公司连自己的球场都没有管理好。而其他独立的高尔夫管理公司,基本上都处于人才不足的情况,根本没有能力去承担球场的管理,及时承接业务,也大部分只是挂名由总经理招兵买马重新搭建管理平台。国内高尔夫管理公司的发展时间很短,同时高尔夫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低,因而很多高尔夫管理公司实力受制于经济实力,人才瓶颈,自身管理理论的欠缺等因素,造成国内诸多高尔夫管理公司明显实力不足。 四、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模式优缺点  (一)业主直接管理   由高尔夫俱乐部的所有者,一般是国内较大企业的企业主,本人亲自进行人员任用、场地维护以及日常经营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在中国较为普遍,可以说国内大多数高尔夫俱乐部都在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管理。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目前国内的大企业主都是“富一代”,他们并不会放心将自己一手积累起来的资金交给职业经理人活着专业高尔夫管理公司进行打理,而更偏向于一切都由自己来经手。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业主的管理主动性自然不言而喻,由于不存在任何权利的制约,业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尔夫俱乐部这样的高投入高产出项目还是有利的。业主并不像职业经理人或者管理公司,需要对合同或者协议负责,业主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俱乐部的盈利,只有盈利才是鉴别业主管理能力的唯一标准。   另外,业主一般会将高尔夫俱乐部建设在与自己产业相关的地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起码业主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使高尔夫俱乐部不至于没有客源,另一方面高尔夫俱乐部也能从中获利:业主会通过自己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力使高尔夫俱乐部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政府可能就高尔夫用地、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高尔夫俱乐部一定的优惠,这些是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公司没法做到的。   而且,业主由于本身便是当地企业家,对当地的消费水平、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会在高尔夫俱乐部的消费人群定位、高尔夫俱乐部档次和价格策略中体现出来,进而使高尔夫俱乐部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特色。外来的管理者由于对当地情况可能并不了解,也许会出现定位偏差的问题致使高尔夫俱乐部没法合理有效地利用手头的资源来进行运营谋利,没法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的收益。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来获得最大的利益或者产出,这本身就是管理学的最主要的目标。业主直接管理在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方面是具有较大优势的。  (二)业主任用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管理   业主任用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管理高尔夫俱乐部是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的第二种管理模式。在这里,职业经理人是指那些本身便是其他行业(或高尔夫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并且还对高尔夫有一定爱好,愿意来经营管理高尔夫俱乐部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他并不属于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公司,只是单一的职业经理人。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并不出面进行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而是将自己的人事任用、场地选择维护、平日经营、定价等权利都全部交由一个职业经理人,由这个职业经理人全权负责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将高尔夫俱乐部的盈利能力托付给了职业经理人。   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是业主不必亲自管理,而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职业经理人相对于业主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花在经营管理上,而且职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高尔夫俱乐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会强于业主。另外,职业经理人一般本身便有高尔夫背景,对这个产业的理解也是他们的一大优势,只有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更好地来对这个行业进行管理。   和业主经营管理相同的,职业经理人也会对本地的情况有很深的了解,业主自然不会将自己的产业交给一个完全不了解本地情况的职业经理人,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在进行球场选址、人员培训、相关产业建设和定价时可以做到非常合理地适应本地市场。当然,有许多高尔夫球场并不只是针对本地客户,比如有些不采用会籍制度而看中高尔夫旅游人群的球场,这些球场的各方面情况自然不必完全考虑本地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能适应本地的资源条件总是好于理想化的去建设球场进行盈利。 (三)业主委托专业的高尔夫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业主本身并不参与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只是作为资金提供方和受益方,相当于股份公司的股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优先股的股东,虽然有享有受益的权利,但是很少或者干脆完全不干涉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完全交给专业的高尔夫管理公司去经营管理。   采用专业高尔夫管理公司,作为西方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必然有其自身特有的优点。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专业。不论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整个公司管理经营高尔夫俱乐部的经验,都是业主直接管理和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无法比拟的。   专业高尔夫管理公司的员工一般来源于高校的高尔夫管理或者体育管理相关专业,前几年国内还没有这样的相关高校相关专业,最近国内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高校收取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这些学生本身便有很高的文化素质,理解分析问题也远远好于球童等,并且他们还会在学校中学习相关的管理学科,比如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这些学科毕业的学生进入高尔夫管理公司一般会担任管理高尔夫俱乐部的重任;另一些植物学、园林学或建筑学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会进行草坪设计维护、高尔夫相关建筑设计工作。但是,这个管理模式在国内并没用发挥在国外那么大的作用。这也是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当然是因为国内并没用好的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公司,人才也并不足。国内很多管理公司,很多是依托原本的球场而成立的,因而也只是管理自己的球场,甚至连自己的球场都没有管理好。对于其他独立的高尔夫管理公司,基本上都处于人才不足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能力去承担球场的管理,及时承接业务,也只是挂名由总经理招兵买马重新搭建管理平台。国内高尔夫管理公司的发展时间很短,同时高尔夫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低,因而很多高尔夫管理公司实力受制于经济实力、人才瓶颈、自身管理理论的欠缺等因素,造成国内诸多高尔夫管理公司明显实力不足。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