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旅游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其正以一种时髦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崛起,有不少有识之士更指出,高尔夫与旅游相结合是中国高尔夫的出路。
在外界看来,高尔夫领域是块风水宝地,似乎能借风生水,比“摇钱树”还“摇钱树”。但事实如此吗?国内的高尔夫发展真的能如美国一样,以SPA等旅游边缘产业繁荣与风行促进高尔夫的发展,并受到大众的宠爱吗?高尔夫平台真的能提供业外的“蓝海”吗?高尔夫与旅游结合是开创了旅游业的新市场,还是国内高尔夫的救赎?
在采访至尊旅程董事长宋立雄之前,索菲特酒店中国区公关公司刚好打电话过来,介绍说索菲特品牌已与众多世界高尔夫赛事建立了合作关系,被选中展示其2007高尔夫系列中最完美独特的高尔夫球场和让人休息放松的场所及设备,为所有高尔夫爱好者提供周全的服务。
又是一个全球著名的品牌与高尔夫领域的携手。看来,旅游业及其周边产业与高尔夫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果说,窥一斑而可见全豹,那么不妨以至尊旅程的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发展充当下“风向标”,来看看国内高尔夫旅游是否拥有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企业是否受惠于这块新的市场。
前景在望,制约犹存
很多人说,把业外资源嫁接到高尔夫平台的人,其实都是冒险敢于充当先锋吃螃蟹的人。
因为,国外高尔夫产业发展虽有二十余年,但产业链还是相对简单,中间环节也相对薄弱。即使是在高尔夫业内,大家也一致认为这块蛋糕要做大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那么,把旅游产业与高尔夫旅游这样的“嫁接”的行为是否可行?能否结出果实,是大家都在质疑的问题。
《高球先生》(以下简称“高”):旅游业与高尔夫结合起来运做的项目中,至尊高尔夫旅游相对典型,也是发展较为迅速的。当时为什么会考虑到把旅游与高尔夫结合起来呢?
宋立雄(以下简称:“宋”):首先是出于个人爱好,我们几个创建人都是非常喜欢这项运动。由于这个原因,开始在国外旅游的时候在国外的一些知名球场打球,当时,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是拿着黄页一个个打电话去问,也没有什么增值服务和折扣,觉得迫切需要有个组织能提供一些打球的便利。
同时,我们也发现国外的高尔夫旅游市场发展的非常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包括印尼泰国等一些经济上比不上中国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所以希望通过建立至尊旅程能过较早的进入这个领域。
高:就高尔夫旅游这个领域来说,发展前景怎样?那么,至尊旅程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大环境中又受到哪些制约?
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的前景很好,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育。
首先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中国的大多数球场是会员球场,并不是以接待游客为主要的盈利手段,这样制约了发展国内高尔夫旅游和外国人到中国来做高尔夫旅游。
而且,国内高尔夫人口短期内很大的一部分人群还没有到国外去打高尔夫的欲望或者说冲动。高尔夫旅游的冲动主要来源于对高尔夫文化的探索,比如去圣安德鲁斯,是去探索高尔夫文化的起源,去美国,是去感受PGA的高尔夫产业化的繁荣,而同时这些球场和当地的旅游资源也有很紧密的联接。国内的高尔夫人群在对高尔夫文化的认知度还不够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点,同时可能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有关系,现在的出境旅行很大部分还是那种走马观花的团队旅游,减少了出境旅游打球的热情。
当然,这和我们旅行社的推广宣传不够也有关系。其实,现在很多外国旅游局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但是同样的推广力度也不够。
所以说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远大,所耗费的时间也很漫长。
迈出第一步,优大于劣
美国的高尔夫旅游也是在SPA的风行、铁路的便利、沙漠球场等新奇文化产物的环境下,经过了发展到停滞再延续发展这一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
那么在国外,就像是至尊旅程的高尔夫旅游,处于能看到前景,却又面临发展阻力的阶段,他们需要拥有怎样的优势,或者寻找一个怎样的突破口才能让自己站稳脚跟再前行呢?
高:现在至尊旅程在高尔夫旅游领域的工作中,工作业务以哪为突破口来运做?又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呢?
宋: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为认同了高尔夫旅游文化的客人服务,另外的一个部分就是推广高尔夫旅游的文化。
如果说,高尔夫旅游繁荣现状是10分,目前来说,我们可以打1分,现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但这一步也是非常关键,例如我们推出的法国高尔夫。法国是一个非传统高尔夫旅游目的地,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样的产品旅游和高尔夫的结合更容易为国人所接受,也是我们一种做法,以出境高尔夫旅游来引发球友的消费冲动。
实际来说,球友接受度也还好,所以,我们短时间内将是比较主要的出境高尔夫旅游产品,并且,类似法国高尔夫这样的产品和推广,公司还专门成立一个产品开发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