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两名默默无闻的中国年轻选手,其中胡牧将参加佛罗里达大学鳄鱼队的学院高尔夫比赛,王明浩将奔赴乔治亚理工学院大黄蜂队打球。一只蝴蝶在世界的一端拍打翅膀,将为太平洋彼岸带来一场飓风,这或许是对中国高尔夫运动现状的真实写照。
胡牧、王明浩两人和韩韧成功会合,后者去年加入了印第安那大学居民队,成为第一位前往美国参加男子学院高尔夫比赛的中国人。此外,2003年进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苏东明年也将登陆美国。
这就是中国第三代高尔夫选手,和前辈相比,他们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高尔夫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分别是张连伟和梁文冲,他们成长的背景是国内很少了解这项运动,购买一家俱乐部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胡牧和王明浩的父母都拥有自己的高尔夫俱乐部,包括奢华的会所,18洞球场等等。
“我、胡牧和韩韧都来自富裕的家庭,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苏东解释道,“我4岁时便进入了一家私人幼儿园,然后上了私人初中和私人高中,我们的父母完全可以支付这笔费用。而张连伟的父母都是穷人,生活水平比较低,他们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张连伟只能找到一份与高尔夫相关的工作谋生。与这些前辈相比,年轻一代都说着流利的英语,高尔夫在国内是一项新兴运动,首先需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教练们。”
“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便是我认为他们将达到一个更高水平的原因之一,”张连伟说,“他们的英文没有问题,他们能和国外的选手一同交流,他们也不担心和来自欧巡和美训的选手们共同打球,他们已经成为了国际化选手。”
考虑到高尔夫经验,新一代选手们已经和第二代打了同样时间的高尔夫,参加比赛的数量也差不多,但是他们得到的指导和教育更好。
“如果我和这些孩子有着共同的起步点,那么我早进入美巡赛了,也可能闯进了世界前10强,谁知道呢?”张连伟笑着说。
1984年,中国内地第一个高尔夫球场¨C¨C中山温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诞生,而张连伟一年后才第一次接触到了高尔夫球场(珠海高尔夫俱乐部,中国内地第二家)。
“当我起步的时候,国内只有两个高尔夫球场。我20岁之前根本不知道高尔夫为何物,一点也不了解!”中国职业高尔夫教父级的张连伟回忆道,“我没有任何支持,就像盲人一样。只是每天不停的练习,根本不知道球会飞向哪里,也不知道球飞到那里的原因。一年只有一项赛事,中国业余公开赛,我练习了一整年就为了这一项赛事!”
很多当前的国内职业高尔夫选手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之前对高尔夫一窍不通,只是在球场找到相关的工作,然后才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第二代和第一代选手的唯一区别是一个是十多岁便从事高尔夫,而另一个是20多岁才加入其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连伟成为了第一位赢得欧巡赛冠军,第一位参加大满贯赛事的中国人。而梁文冲更进一步,成为第一个称霸亚巡赛奖金榜(2007年)的中国人,这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新一代选手则幸运的多,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高尔夫运动在国内上了新的台阶。
“我们的起步更好,18岁的时候,张连伟都没接触高尔夫,而梁文冲也只是刚刚开始,”胡牧承认道,他7岁就开始打球,11岁来到位于佛罗里达的IMG学院,他过去五年一直接受大卫-利百特的指导。
“如果你看看张连伟的职业生涯,他20岁投入高尔夫,从球童开始,只是不停刻苦练习,所以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真是不可思议!梁文冲的经历也类似,他的练习极其刻苦,几乎一天达到了12小时。他们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便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可能他们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但绝不是高尔夫方面的帮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把高尔夫研究透了,”胡牧充满敬意地说。
胡牧大胆地预言,他们随后的一代将真正开启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新篇章。
“我确定10年的时间将出现5名以上像我这样的年轻选手。现在8岁、9岁和10岁的孩子很多都有出色的球感和很高的天赋,他们10年后将成长为出色的球员。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高尔夫,所以一切都将变得更好,”胡牧说。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建立了发展年轻选手的机制。中高协、HSBC和IMG等共同合作,于2007年制定了HSBC中国青年高尔夫计划。
“该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选拔具有天赋的年轻人,然后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选手,另一方面让更多更多的儿童来玩高尔夫。我们为更多对高尔夫感兴趣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建立了桥梁,我们要壮大每一代的高尔夫阵容,这个系统将越做越大,”中高协副秘书长宋亮亮称。
该计划包含了整个赛季的HSBC国家青年高尔夫锦标赛,2008年分为7站赛事,还有HSBC中国青年公开赛,其他还含有国家排名系统,以及高尔夫训练营等。
中国正在诞生新一代的高尔夫选手,他们的父母都很富有,这让他们拥有了和竞争对手相同的发展环境,他们做为职业选手取得的成功反过来将推动国内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中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虽然现在稍稍落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