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兰乡(演丰镇)征地三万亩修建十个高尔夫球场
作者:maky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2-12-28 浏览 19
很难想象,在海南岛东部海岸一个小镇上竟然规划了十家高尔夫球场,用地近三万亩。 这里就是海口市琼山区演丰镇(原美兰乡)。 这个信息是在当地村民林先生向记者投诉征地补偿后发现的。林先生最初面对记者时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材料,讲述了自己的养殖场被镇政府征用后未得到合理的补偿,希望记者能帮他讨回公道。 近些年来出现了太多关于征地拆迁的投诉,以致于记者一开始时认为这只是一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征地纠纷个案。但面对林先生的期待,记者只好耐心地听他倾诉,不经意间向林先生问起,“镇政府征用你的养殖场干什么用”,对方答“建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这三个字让记者立刻警觉起来。近些年来,以旅游业为支柱的海南岛从官方和投资商都在寻找旅游开发的机会,而高尔夫这项产业无疑满足了官方和投资商双方的意愿。 然而,修建一家高尔夫球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中国,高尔夫的修建还需要诸如环境独特优美、交通便利发达、规避法律法规等等条件。 如此一来,高尔夫占用的土地往往不像是国外利用废弃的荒地甚至垃圾填埋场,大部分的高尔夫选在了城市的周边农村,有山、有水或者有着独特的天然地貌。为了政绩考核的地方官员们自然欢迎投资商,无论投资商的投资是高尔夫还是化工厂,地方官员们会尽最大努力为投资商们提供最完美的“服务”。 早在2008年,《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就曾刊发海口另一起大规模修建高尔夫球场的新闻,刊发的题目是《海南神秘“791工程”圈地5.4万亩》。文章详细介绍了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等地连片开发建设30个高尔夫球场,失地农民为生计发愁的新闻内幕。 很显然,林先生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养殖场远远满足不了一个标准球场近 2000亩的用地需求。林先生所在的演丰镇是海南省的人口稠密区域,在林先生的背后肯定还有一群农民为高尔夫球场“贡献”了土地。 这些“贡献”了土地的农民如何与开发商达成土地使用协议?他们是否也是通过镇政府将土地交付给开发商?他们是否也像林先生一样认为自己的补偿过低?他们对高尔夫开发有着什么样的态度? 一系列的问题在记者的脑中回响。而林先生关注的只是,自己要提高补偿标准的事情能否见报。 “你的事情不仅能见报,你们整个演丰镇的高尔夫都会见报,报道出来以后还会有很多人关注你们反映的情况。”在这样的鼓励下,林先生以一个小老板的精明,很快帮记者联系到不少因高尔夫被强租土地的村民,还帮记者搜集到更多的资料,他甚至找到了一张演丰镇的高尔夫产业规划图。 规划图上,一个又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名字用不同的颜色覆盖并分隔开来,数完之后竟是整整十个,再将十个高尔夫球场的用地面积简单相加,竟是接近三万亩,演丰镇的地图上已被规划中的高尔夫占去了大大的一块。小小的演丰镇何来如此“魄力”大规模建设高尔夫?镇里的官员及其上级又是何种态度?演丰镇的高尔夫问题与2008年暴露的神秘“791工程”有何相似之处? (791工程即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地产项目) 随即,记者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采访。下塘经济社、上岭村民小组、北排村、龙窝水库的近百名农民和水库职工先后接受了记者采访。在记者面前,他们义愤填膺,将政府强租土地的黑幕一层层揭露出来。有的说,政府租地连合同都不会让村民看一下,只给你一张空白的纸让你签字;有的说,不签字,家里的橡胶树、槟榔林就会莫名被砍掉;有的说,被强租的土地不仅有坡地、经济林,更有村民赖以为生的水稻田。 这样的采访更像是听一场控诉,更能看到开发商和政府为了“租”到村民的土地所采用的种种伎俩,这些伎俩有的是计谋,有的是强逼,有的是糖衣炮弹。可以想象,面对如此强大的政府和开发商,农民要摆脱被摆布的命运会有多难;可以想象,无论农民如何抗争,最终仍要无奈的被“租”走土地。 采访农民,记者面对的是他们的群情激愤;采访政府、开发商,面对的却是闭门羹和腾挪闪躲。每一次几乎都是类似的经历。办公室里找不到演丰镇的书记、镇长,电话也被拒接,而美兰区的国土局、招商局同样以各种借口拒绝了记者的采访,给宣传部的采访提纲过了一个星期仍没有任何回音,中间却接到了海口市某熟识部门领导的“电话”。 记者的天职是反映最真实、全面的信息,政府和开发商及相关官员的表现却只能给记者提供怀疑的线索。背后是如何运作的?是否有利益分配?谁是最大受益者?高尔夫是魔鬼还是仙子?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很简单,但对媒体记者和被强租地的农民的来说,或许永远都是不可解的迷。 谜虽不可解,报道仍然需要见报。关于高尔夫,记者有一个最根本的观点,如果高尔夫是改革开放中绕不开的一条路径,对被征地的农民来说,最起码还应该有一个公平,那就是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机会、给他们一点自主权,给他们的未来一点希望,不能让政府和开发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稿件见报后,如记者预料的一样,引起很大的反响,登载新闻的网站几乎全部转载,海南省有关部门和领导也约谈记者,并正告记者: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仍然靠后,现在的很多做法是在探索发展的路径,希望记者能够宽容。 记者还不够宽容吗?记者当然支持海南发展,只不过经商、从政都要有一个底限,老百姓不能成为高尔夫的主人,起码要有知情权,起码要能决定自己的土地到底租还是不租。 写这篇手记其实已是在稿件刊发之后的近两年后,海南当地的发展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9年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关于高尔夫的意见如记者预料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标准的描述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 对被征地农民来说,国务院意见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至于什么是合法权益,国务院没有明确,但作为省一级政府,在拿到“规范发展高尔夫”的“尚方宝剑”后是否应该有个明确的表现呢? 演丰镇的高尔夫问题被披露及国际旅游岛战略获批之后,演丰镇的高尔夫建设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修建完工的唯一一家高尔夫球场正式开业,开业的当天,林先生告诉记者,国家有关退休二线的**、海南省的主要领导均参加了盛大的开业典礼,他和一些群众则因为记者的的报道得到了更高一些的补偿。 《中国青年报》2008年刊发的神秘工程“791”圈地披露海口征地5.4万亩建高尔夫球场同样有很迅速的进展,截至2011年4月底,该项目-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地产项目已建成近10个高尔夫球场,并举办了大型的高尔夫赛事及高尔夫论坛。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