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尔夫的“一岛三地”的美好愿景
作者:lucygolf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2-10-31
浏览 1 次

按海南省高尔夫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20年时海南要形成“一岛三地”的国际高球品牌。其中,“一岛”是指“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岛”;“三地”则包括“中国顶级的高尔夫休闲胜地”、“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大赛胜地”和“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康体服务胜地”。
海南高尔夫产业的推动者们一方面将高球运动向平民普及,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高球品牌的国际化路线。一系列的大型高球赛事在海南的举办,正在吸引众多本地人参与这项运动,也迅速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给高尔夫运动与酒店、房地产、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无限商机。
“高尔夫运动在海南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高协秘书长张小宁看来,海南不仅有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而且拥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随着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日益勃兴,高尔夫运动也将不断打开新的局面。
事实上,早在2006年,海南省有关部门在着手编制《海南省高尔夫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时,曾提出“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20年时海南要形成‘一岛三地’的国际高球品牌”规划。其中,“一岛”是指“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岛”;“三地”则包括“中国顶级的高尔夫休闲胜地”、“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大赛胜地”和“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康体服务胜地”。
起步:兴建高球场
在海南,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于1992年开业,应该说,起步不算太晚。不过,后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稍显缓慢。至2001年,海南第一位职业高球教练———孙秀华来海南时,全岛只有3个高尔夫球场,熟悉高尔夫运动者不过数百人。
然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海南高尔夫产业逐步进入了加速发展的状态。
首先,新建高球场。众所周知,海南属于典型的海岛地貌,山地、丘陵、台地、荒坡等占全岛面积的近90%,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属于荒山滩涂。因此,业内建议,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利用荒山滩涂、丘陵台地,科学规划,有序利用,适度开发,兴建国际一流的高尔夫球场。同时,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尔夫球场设计建设公司和经营管理团队,参与海南高尔夫产业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十一五”期间,海南高球场以南、北两头为中心,建立了滨海型、田园型、湖滨型、岛屿型、山地型、综合型、火山岩型等不同特色球场,逐渐形成了海口、博鳌、兴隆、三亚四大片区。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对海南发展高尔夫旅游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年3月,海口在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上,发布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海口高尔夫与旅游发展宣言》,提出了打造“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正式吹响了借道高尔夫升级海南高端游的进军号角。
发展:扩充产业链
随着高尔夫运动在海南不断普及和发展,诸如高尔夫世界杯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事也频频与海南结缘。赛事活动,不仅提高了海南旅游的知名度,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这项运动在海南的普及。高球教练孙秀华说,2004年开始,学习高尔夫球的不仅仅有成年人,许多青少年爱好者也逐渐加入进来,高球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与高尔夫相结合的酒店、房地产、休闲度假产业等同时兴起,形成产业链条。
在高球产业发展中,海口观澜湖球会的运作模式尤为值得关注:它不仅借助大型赛事迅速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成功地将高尔夫运动与酒店、房地产、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相结合,开创无限商机的同时,激发出一种令人振奋的高球生活方式。
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他执掌观澜湖集团期间,除坚持发展传统高尔夫、休闲旅游、房地产三大主要业务外,还将发展商业地产、养生旅游、品牌输出等新的业务。
“如果投资50亿元只做高尔夫项目,那么只能成就观澜湖一个品牌,而做商业,则可以引入几百个国内外的品牌。”在业务扩张方面,观澜湖显得十分迫切。
2011年6月,观澜湖集团牵手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在海口打造“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开始进军电影文化旅游产业;同年10月,由观澜湖和香港兰桂坊合作打造的大型综合体娱乐休闲项目“观澜湖·兰桂坊·海口”项目正式宣告启动,根据规划,这将是一个结合高尔夫、休闲生活、购物、娱乐、餐饮及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休闲项目。
至今年,海南高尔夫运动发展恰好走过了20年。海口2012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明星赛再次搅热椰城,冯小刚电影公社同期举行奠基仪式,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界、演艺界明星同时将目光投向海南,一种与高尔夫结合的新业态即将兴起。
目标:走向国际化
回首海南高尔夫产业20余年的发展历程,推动者们一方面努力将高球运动往平民化方向普及,另一方面,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高球品牌的国际化路线,将高尔夫运动与海南丰厚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完美的高球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链和相关的国际知名品牌。
在海南省“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对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有这样的描述:积极推进高尔夫球场建设,增加公众高尔夫球场,普及高尔夫球运动;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争取填补中西部高尔夫球场空白;全岛球场总数达到50个,形成东西兼顾、布局均衡、发展协调、风格各异的高尔夫球场,将高尔夫旅游客源量提高至少50%。
记者随后从海南省高协获悉,截至目前,海南已有高尔夫球会25家,球场近30个,高尔夫球场的设计和风格受到世界各地球员的好评。例如,火山岩特色的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因多次举办大型高球赛事,受到世界瞩目;南丽湖湖滨型球场,椰树环绕,风景优美,深受球友好评;依必朗球场属田园型球场,热带田园风光如诗如画;亚龙湾高尔夫球会,邀请世界球场设计名师罗伯特·琼斯二世设计,球道布局形似龙爪,寓意深远;清水湾高尔夫球会南部球场,球道看似平坦却暗藏玄机,兼具挑战性和娱乐性。
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陈亚俊认为,“一岛三地”的设想,不仅仅是产业园区的概念,还有国际化的理念,即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以高尔夫球产业为主导,以高尔夫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两翼,以优质高尔夫球场和高水平高尔夫赛事为标志的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路线。
海南省高协负责人也表示,借助海口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世界高尔夫职业明星邀请赛等一系列高端赛事的品牌效应,海南将精心策划组织本土品牌赛事“金椰子”高尔夫公开赛;同时,争取中高协的支持,把2013年高水平的专业比赛安排在海南举行;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球会和企业主办、承办国内外重大赛事,使海南高尔夫球运动和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形成品牌,扩大影响力。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