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高尔夫帝国观澜湖之谜(4-2)
作者:maky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2-09-17
浏览 1 次

2007年9月1日,骏豪集团与海口市有关部门签订了《羊山地区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项目合作协议书》,开展新型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改善当地就业、周边地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彼时,高尔夫用地审批禁令依然起效。在骏豪的规划书中,并未有高尔夫字眼。
2008年4月,朱鼎健以海南省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国家体育休闲产业试验基地”的具体建设方案,他提出:引入国际知名体育休闲企业、将海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嫁接,选择两三项运动项目进行先行试验後引入国际一流赛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运动项目中,方案提到了网球和足球,但没有涉及高尔夫。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随即作出答复称,提案符合海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特别是提案中“将海南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进行嫁接的建议颇具新意。”
这是一个颇另人玩味的方案—虽然骏豪集团并未在建议书中提及发展高尔夫,但体育产业与旅游嫁接方案一旦获得认可,同属“体育产业”的高尔夫自然也有可能拿到入场券。
事实上,朱氏父子对海南高尔夫情结深有了解。在十一五规划中,海南省就提出建成环岛高尔夫球场带。重点加强东方、乐东、昌江、五指山等中西部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使全省正式营业的高球场总数达到25个左右,形成以海口、三亚为中心的格局,举办环岛高尔夫赛?事。
海南省的雄心不难理解—中国内地省市的GDP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与当地高尔夫球洞数高度相关,相关程度分别高达55%和89%—高尔夫球洞越多,意味着当地利用外资情况越乐观,经济越发达。
2007年4月,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构想正式提出,从单纯向中央要旅游开放新政策,逐步形为一种产业发展新思路。这的确引起了中央关注。从2007年6月到2009年6月两年间,先後有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全国政协组织、国务院15部委参与的联合考察团,国务院、中央军委的23个部委组成的国家联合调研组,深入海南对国际旅游岛建设进行全面系统考察调研。
两年後,朱鼎健看到了好消息。2009年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其中有关高尔夫球场的表述足以让所有已经或计划在海南发展高尔夫的商人们感到欢欣鼓舞—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
尽管是有条件解禁,但已经为一直以来低调进行的791项目,解决了身份问题。去年11月,海南副省长陈成于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示,将加快制定海南高尔夫产业规划、建设高尔夫球场。在今年3月25日,海口观澜湖酒店及其附楼、球会会所的项目得到了海口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备案。
与之对比的是,同样在2008年开工建设高尔夫球场,云南省圆通投资公司运气可没那麽好。其在云南石林投资建设的占地上万亩的54洞,诞生在“尚未开口”的云南省,日前被媒体曝光。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报导了国内在禁令实施後仍新增了400多家高尔夫球场。
在朱鼎健看来,观澜湖项目的上岸正是得益于当年朱树豪力排众议的选址决策。经过与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核实,整个项目区没有占用基本农田耕地,符合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朱鼎健表示,羊山项目通过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将荒坡、荒地实现永久恢复和保护,同时还能促进当地经济,这是政府尤为看重的地方。
但观澜湖项目还是“承包”了当地的一些耕地,平均土地承包标准3万/亩,是羊山地区平均价格的十倍。观澜湖海口一位工作人员是周边镇区居民,曾听说有村里的员工因为分包地拿到了几百万元。而对于承包出土地的村民,当地政府还承诺每10亩由骏豪集团负责安排一个人的工作。
高球家族
观澜湖海口这些拥有火山岩地貌的球场,除了规避耕地红线的政策风险,对高尔夫球手而言也颇具吸引力。“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球场,很奇特”。在高尔夫行业浸淫37年的台湾人黄民隆告诉《环球企业家》,海南东山湖高尔夫球场罕见火山口造型沙坑,宛如火山爆发情境的红色沙层就让他惊叹不已,“我要找个时间去海口观澜湖试试是什麽感觉。”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庄思思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