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助他管理企业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05-12-16 浏览 2

  毕博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黄辉,第一次下场就能打120多杆,从此,他与高尔夫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辉毫不讳言,最初接触高尔夫,是出于商务交流的方便,因为那时他在毕马威的日本分公司负责管理咨询业务,而打高尔夫是那里最主流、最受爱戴的商业社会交往方式。从为了追求工作上的进步接触高尔夫到爱上高尔夫,对这个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德国波恩大学博士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爱上高尔夫容易,但想要打好却很难,一开始,黄辉在球场上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只是出于玩玩的心态,打得很随意。可接下来就越打越在意,从把目标定在突破一百杆,再到九十杆,再到八十杆,每次突破就代表着建立了下一个新的目标,心理状态也就很不一样了,“虽然始终认为高尔夫是一种休闲,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超越自己的要求,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要求,你才能够做到追求完美。”

  大学学习自动控制,博士学习应用数学和计算机,黄辉对于完美的追求是理性而严谨的。高尔夫对于他的特殊意义,或许也和他的追求紧密相关:它能够为你提供一个更接近完美的目标,和他对企业的管理一样,只要你努力,永远可以做得更好!

  除了对完美的追求之外,在黄辉看来,高尔夫与别的运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一项超越了运动本身的运动,并不存在着激烈的对抗,而且能够为打球的人提供非常舒适的环境氛围,既能够修身养性,又能够相互交流,是一项锻炼,又是一种极好的社交活动。同时因为在打高尔夫的过程中,每个人又相对独立的,完全可以自得其乐,所以黄辉并不觉得商业打球和自娱自乐有什么矛盾,“效果一样,都很放松,并且能很好地相互了解对方感受。”

  再者,打球的过程会把人的性格放大。而几场球就可能让你看出和你打球的人是否值得信赖。高球规则属于“绅士规则”,强调的是自我约束,没有太多的强制性,很多规则也都是日常生活中都应该考虑到的。对手是务实、谨慎、认真,还是毛躁、虚荣;有前瞻性的思考,还是鼠目寸光;有信誉,还是欺诈成性……一场球下来,人会把自己最本质的东西最不加防备地展示出来。“少算杆数、打到不好的地方就偷拿起来、打不好就骂东骂西、怨天尤人,这显示着什么样的人格,是一目了然的。”

  作为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毕博管理咨询的管理者,黄辉深谙高尔夫之中的管理之道,在高尔夫中学习追求完美的过程,在高尔夫中可以促进公司高层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在国内的管理咨询行业还没有开始重视高尔夫对企业形象和客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的时候,黄辉就已经开始促进高尔夫成为公司传统的企业文化,他动员更多的员工走上球场,并主动和他们分享自己的高尔夫之道。在北京和上海,毕博甚至开始举办了自己公司的冠名赛。

  从2003年到2005年,从北京到上海,黄辉和他的管理团队从参加别人的比赛开始到娴熟操作自己的冠名赛,连比赛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我希望能够通过毕博的比赛团结我们的客户,希望高尔夫不但成为毕博和客户交流的平台,还希望大家能够在比赛中结成深厚的友情。”刚刚结束在上海旭宝举办的颇具规模的2005毕博高尔夫邀请赛后,黄辉一脸兴奋,并充满期待地说,“很多客户已经成了我们比赛的老朋友,这是让我最感到开心的事情。”

  黄辉已经把高尔夫当成了自己的“绿色鸦片”、“绿色爱情”。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痴迷和热爱,不难相信,在高尔夫球场上,在自己公司的管理经营事务中,黄辉肯定会一步一步趋向完美。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