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中国高尔夫热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06-05-11 浏览 1

  中国的高尔夫处于畸形的发展态势。中国高尔夫球场已达200余个,但50%处在亏损状态,中国一个18洞球场的投资成本平均为1.53亿元。有专家指出,现时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已成了烧钞票的机器。

  在国外,高尔夫球运动向来都是一项健康的户外活动,不少接待客户,应酬上司,朋友聚会等场合都可以在高尔夫球场上进行。可相当遗憾的是,在中国的国情背后,高尔夫旅游市场尚未成型,催生过快的大趋势已引致盲目性的圈地狂潮与畸形高消费。目前,在球会抱怨“生意难做,经营亏损”的同时,消费者却抱怨“门坎太高,消费不起”。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新成立的高尔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内,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据《世界经理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高尔夫球场已达200余个,但50%处在亏损状态,将近一半球场其实是在“摆阔”。

  在马来西亚,高尔夫虽然属于中上阶层的运动。但与中国相比,在马来西亚打高尔夫球仍算非常便宜的,价格同中国的相比,还要便宜近三倍。平日打一场球约人民币200元,节假日是人民币300元左右。由于消费水平在中档次,月薪在3000马币左右就可以抽出一部分预算去打高尔夫了,所以在马来西亚,一般经理人员和行政人员都有很强的高尔夫商务意识。

  对比中马两国的高尔夫球消费,目前中国的高尔夫处于初级阶段往上走的时期。除了客源缺乏使球场的成本显得愈发昂贵,地价成本亦造成国内打球贵的最大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的球场、球会经营管理的主要理念,是把高尔夫球运动普通化;但国内普遍实行的会籍经营模式,使打高尔夫球成了名副其实的贵族运动。一张会员年卡价格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大多数高尔夫球场的出价让一般工薪阶层难以消费,这使中国的高球发展和高球人口的增长受到限制。

  其实,高尔夫旅游随着打高尔夫人口的增加,是必然的服务产品,而且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与其它旅游产品不同的是,高尔夫旅游主题非常突出,是运动型的旅游题材,而且锁定的是消费能力强的人群,市场前景大。只要掌握好高尔夫球产业市场这一诱人的奶酪,将可成为中国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以大马为例,由于高尔夫运动在马来西亚发展较早,20世纪40年代的英属殖民地期间,一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加上这里气候一年四季宜人,没有冬天,特别适合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目前大马拥有256个高球球场,比亚洲目前第二大市场--韩国更多,由于当地的球场收费便宜,质素高,高尔夫运动趋向普及化,这里已成为不少亚洲国家眼中的高尔夫旅游国。

  除了不少驻当地的跨国公司会组织一些常规的高尔夫球赛,和客户联络感情外。在台湾、韩国和日本等地也有公司每年组织几次的商务高尔夫旅游,让客户与员工免费参加高球联谊比赛,使商务圈更稳定。据悉,在大马组织一场具有规模的企业高尔夫球赛,包括打球费用、奖品费用、餐费等大概需要3至5万马币左右,是各大公司展开公关事务和市场营销的一大舞台。

  目前,中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可谓基本成熟,高尔夫球产业也初步形成,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非常重要,而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正面临高尔夫这个高端人群的挑战,不过由于高尔夫市场处于畸形的发展,旅游产品配套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

  “现时中国高尔夫球场达到200余个。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递增。但在国内的现实情况,打球的只有几种人,老板阶层(大、中型国、私企),小老板阶层(个体私营者小老板)、干部一族(真正体会到高球乐趣的国家事业单位人士)、“专业户”(那些整天泡在球场的,以赌会友者)和外国人(高尔夫商务旅游为多),除以上人等,余下已没多少的普及对象,高昂的高尔夫球收费是一个大问题,客源不足,已成制约这些高尔夫球场盈利发展的瓶颈。”有业内人士对中国高尔夫球发展的现状表示出极大忧虑。

  据了解,由于中国的球会球场目前还普遍实行“会籍”经营模式,打高球动辄就得好几万,成了名副其实的贵族运动,一道无形的屏障就这样么了起来,把大部分爱好者挡在了高尔夫球门外,更多的高尔夫球爱好者只能在练习场体验挥杆的乐趣,而不能进入绿草如茵的球场。在广东,有60多个高尔夫球场,但平均利用率还不到60%。不少消费者都抱怨“门坎太高,消费不起”,高昂的高尔夫球收费在国内形成一股恶性循环。

  对于中国现有高尔夫球场百分之五十呈亏损状态,有地方政府却还是积极兴建的做法。有学者批判道,“中国的经济虽然在持续发展,但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时常玩“高尔夫”消遣的人物,也会较发达国家少很多。大量“开发”、建设“高尔夫”,显然是违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律,不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实际基础上的明智之举。”

  然而事实也证明,中国一个18洞球场的投资成本平均为1.53亿元,一块高尔夫球场一般需要购买1200亩左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