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改造故事:深圳港中旅聚豪会高尔夫球俱乐部的重生
熟悉深圳高尔夫球场的人都知道,现在这个叫做聚豪会的球会,前身是深圳宝日。香港中旅国际公司拿下这个地方改名港中旅聚豪高尔夫球会,1999年正式开业。
12年的轮回,聚豪高尔夫球会因为水库改建而改造,参与改造的两大公司一个是声名显赫的Pete Dye,另外一家就是以自然见长的Hurdzan/Fry公司。
谁也不会想到,聚豪高尔夫球会的改造居然是因为边上的铁岗水库。铁岗水库是深圳地区的第一大水库,承载着宝安区和南山区市民的生活用水供应。原本这是聚豪会的一大景观,与球场相互依托,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宝安和南山两个区的人口剧增,不扩容铁岗水库就无法满足市民的用水需求。水库扩容必须提高蓄水水位,这对于聚豪会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球场最初参考正常的水位设计,当时水位23米,政府扩容水位将会达到28米,沿着水库景观优美的9个洞将会完全被水库吞噬。
在经过协商之后,深圳市政府与港中旅置换了一块60万平方米的土地,于是港中旅聚豪会的扩容也成了可能。球会决定在这块土地上增加18洞,和原有的27洞联合改造,最终交出一个45洞的新聚豪会。
土地、资金、建造队伍都已完备,对于设计师,球会请了两路人马,D场、Y场、E场由皮特·戴伊设计团队完成,这三个场合起来就是皮特·戴伊的姓氏Dye。另外的一路人马就是Hurdzan/Fry设计公司,H场、F场就是两位创始人Hurdzan和Fry先生的第一个首字母。相比戴伊的27 洞,Hurdzan/Fry的18洞强调自然和打球人的心情。
Hurdzan先生第一次到聚豪会也是他第一次到深圳,他也不知道将会看到怎样的一个球场。到了现场之后,完全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这里自然的元素完全满足一个好球场的要求,巨大的岩石、高大的树木、起伏的山坡和宽大的水域,简直就是水和山丘所形成的巨幅画卷。”Hurdzan先生感慨。在他看来,即使不是水库的客观原因,已经运营十几年的聚豪会,果岭、沙坑和球道也已经略显陈旧,包括配套设施,已经有些“褪色”。在这十几年中,科技也在发展,新的排水、灌溉体系已经应用,为了能让聚豪会重现青春,改造的时候到了。
Hurdzan/Fry公司在H场和F场加宽了球道,树木的重新设置,让击球角度有了更多的变化,果岭更加具有趣味性,沙坑和其他障碍区按照新的标准设置。最大的变化是,每一个球洞都有着双重景观,从球场往外看是一个景观,从外面看球场的球洞又是另外一种感觉的欣赏。水库和山丘融入球道的景观当中。“聚豪会球场应该给高水平的选手更大的挑战,同时给普通选手更轻松更休闲的感觉。”设计师主张将两种要求做得更加明显。
戴伊改造的27个洞有强烈的挑战性,Hurdzan/Fry设计的18个洞让人更加轻松。后者所要强调的就是让人找到在公园里散步时顺便挥杆击球的感觉,而不是挑战打球者的技术水平。这样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他们一定要将这18个洞做得更美。他们将远离球道或者不需要维护的地区,做了更适合动植物生活的环境,随着动植物生态链的形成,高尔夫人和鸟儿、小动物能够在一个大的球场区域中共存共生相安无事。
H场和F场2008年开始动工,2011年的春天大部分完成,但只能有限开放给会员。完全成熟是在2011年下半年。
球会电话:(86 755) 2748 3999
球会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九围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