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牌集团的甘连舫 高尔夫球短期赞助的典范
梁文冲和经纪人彭焱焱
也许你也注意到了,梁文冲和中国其他高尔夫职业球手的赞助商基本都是国外的品牌。再细数一下目前国内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高尔夫赛事,VOLVO中国公开赛、汇丰冠军赛和欧米茄-观澜湖世界杯也都是国外的赞助商唱主角。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企业在哪里? 2010年6月,台球大鳄——星牌集团对中国高尔夫职业锦标赛在北京的比赛进行了单站冠名。星牌集团的董事长甘连舫是圈内非常有名的高尔夫爱好者,他自己也说:“台球是他的毕生事业,而高尔夫则是他的毕生爱好⋯⋯愿意为中国高尔夫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但是到了2011年,他的企业却没有继续赞助中国的高尔夫赛事。 这样的短期赞助在中国企业中层出不穷。中国的高尔夫赛事赞助可以说是“新人来,旧人去”,赞助商的数量几乎没有增长,很难称其发展和进步。 其实,赞助商、球员和赛事三者是紧密相连的。赛事的赞助商希望在比赛中看到更多大牌球员,这样赛事的关注度才能得到提升。换句话说,如果一项赛事的球员水平不高,就很难获得赞助商的青睐。由此可见,企业的地位很重要,他们扮演的角色也非常关键。 “国内的企业进行赞助往往是短期行为,而且很多是老板个人喜好。”梁文冲的经纪人彭焱焱分析说。在接触高尔夫之前,彭焱焱从1995年开始接触体育赞助,他对此非常有感触,“赞助活动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促销,回报不可能那么快。它是一种品牌推广的长期行为。” 很多国外的企业对高尔夫的赞助已经形成了传统,而且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百龄坛信奉“金字塔理论”:塔尖是对欧巡赛的赛事冠名;往下是全球范围内对球员的赞助;塔基还有高尔夫基金会。 当然,也有中国企业对高尔夫投入了持续的热情。美的中国精英赛已经举办了六届,美的与高尔夫的联姻,有着历史渊源。顺德是中国最早兴起高尔夫运动的城市之一,而美的在顺德又是龙头企业,所以联姻高尔夫顺理成章。 2009年10月,梁文冲在夺得美的中国精英赛冠军后呼吁像美的这样的中国民族品牌能够支持他们这一批球员打出去,因为他们需要支持,同时民族品牌也可以通过他们在国外的良好表现,推广自己,树立上好的品牌形象。 在彭焱焱看来,中国高尔夫缺乏赞助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高尔夫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有限,远远不及足球、篮球等大众体育项目。这次,随着李娜在法网的胜利,国内对网球的关注和热情一下提升了很多。 彭焱焱还举了石川辽的例子。石川辽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非常强。他之所以成为赞助商的宠儿、成为无数球迷的偶像,除了他自身成绩好、形象也不错外,与日巡赛的包装和推广也不无关系。日巡赛需要这样的球星提高自身影响力,以吸引更多赞助商的关注。石川辽本人也是获益匪浅,赢得了大量赞助以及球迷的支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