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新球童到岗后两大问题 留住优质球童
作者:lucygolf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1-08-11
浏览 3 次
一、我们来的比较迟跟不上先来球童的进度.而且不受重视,先来球童学的东西根本没人教我们
企业培训人员和新来球童的沟通不够,造成信息不通,新人有不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企业的培训不同于学校的教育,学校教学要做到面的覆盖,保证所有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并做到整体掌握。而该企业现有50名新员工需要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出发站的工作人员和球童部其他人员构成,共6人。在面临北方打球旺季的到来,营运人手不够,对参加培训较早,接受能力较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强化培训,考核上岗后,在层层筛选较好着,就行根据能力而定的分批培训。
如果新人比其他招聘人员到位要晚两周左右,部分培训属于空白状态,所以一直处于被忽略状态。恰好,这些新人可能都属于知识接受较快、表达能力较强,自我控制较好的学生,是原来学校里的好学生,被寄予了厚望。企业的态度与学校的评价反差较大时,新人自然会有些不良情绪。向岗位领导反映没有得到重视的情况下,变有了思想动摇。
14年的高尔夫从业过程中,培训与被培训的感触颇深。特别是新员工到场后,球会给予的关注程度在员工的稳定性中至关重要。特别是九零后的新员工,他们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外,更在在乎的上精神上的关注。他们渴望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却容易忽略如何争取关注的方法。在校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不可能对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完全的改变。物质上独自享受、教育上循循善诱的习惯是当前社会和家庭给他们的优越,即使在学校有些独立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经过实践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企业如果以一个合格员工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确属有些操之过急,压力的背后,是积极上进还是气馁逃避,我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去留各半,应该算是正常的。
无可厚非,企业自己的用人之道,属于企业经营方式、生存命脉或者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许情况会有所好转,例如,在新员工进入岗位之前,对专业学校招收的整体进行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方面的测试,掌握该部分人的实际情况在对他们的培训计划作出适当调整。培训过程中在加强其他人培训的同时,让后进员工紧跟队伍,并在当天培训结束后参与培训内容的分析、点评,增强他们的用心程度和被重视感。部门领导能适时的对他们的工作、生活有所过问,归属感和亲切感自然而生。教会员工工作流程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想,没有员工会拒绝吧。
二、企业的待遇要比同乡在其它球场的待遇差很多
现在的球场在球童方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球场:
1、相对来说收入平均、出场率每月平均在20至25场,球场的食宿条件较好、培训管理要求较高的球场。来满足那些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经济压力,想通过几年的球童岗位向营运管理、打球技能方面的新员工。
2、相对来说,球会的底薪较低、食宿条件一般,但出场率较高,对员工的自身形象要求放宽的球场。满足家庭条件较差,急于上岗、追求高收入的新员工群体。
3、处于开业筹备期的球场,这类球场为了吸引优秀的从业人员,一般会将球童的待遇和食宿条件保持在区域中档或以上水平。 招收对象是那些对高尔夫行业有着浓厚兴趣、有追求、各方面较好,没有经济压力的新员工。
目前,中国高尔夫球场中,球童岗位的人数占到球场从业人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流失率每年都在25%以上。新球童的招聘和培训,占据了企业的大量工作内容和人员精力、经济支出。从一个新球童到企业报到到培训上岗,对外宣传接待、衣食住行、用品消耗、培训工时等方面的开支成本在两千五百块钱左右,18洞按100个球童的配比算,一年的流失量25人,企业将付出62500元左右!试想,如果将这些钱用于改善球童日常生活条件或组织活动中,在增强培训效果、员工归属感的同时,有稳定了球童群体。未必不是件好事。
现在的新球童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蜜罐子里长大,优越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已于前些年有较大差别。
14年前,我进入东莞峰景高尔夫球场做接受的时候,底薪是400元并提供提供食宿,食堂的伙食相对可口,住宿条件比起农村家里优越有余。加上当时第一批球童中有三十个新球童都来自工厂或农村,对高尔夫行业充满好奇。培训期的除了有两个伙伴身体不适外,没有人愿意离开。培训期3个月后,在没有出场费的情况下,我们的底薪加小费收入都在2000以上。高收入、好环境是我们留着这个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此,峰景当时的球童流失量极少。稳定的老球童队伍带来的是更多客人的赞誉。
今天,在进入深圳沙河高尔夫工作的,就相对比较严峻,培训期内不包吃住,还必须配被通讯设施。球场周边租房的价格一房一厅800元左右,球场配中餐收费2元。两人合住每个月的基本开销在1000元左右,但沙河球场巨大的客流量足够保证球童的高收入,C级(最低)球童的收入最低在4000元左右.通货膨胀的今天,球童的低能力高收入已经名存实亡。基本的生活保障被日益重视。如果企业不改变以降低员工待遇为策略的低成本运营的思路,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为球童的福利着想,将付出更多的代价。
发生该情况的球会员工宿舍我成去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条件确实简陋,公共区卫生状况较差、水泥地面、白灰墙,屋顶上还有些蜘蛛网挂着。因为没有衣柜,学生的衣服挂着床头,上铺的人就在墙上的定个钉子,牵根绳子挂。房间的通透性较差。三月中旬的中午,屋里还光线比较暗,有些房间开着灯。这样的住宿条件,在实习期满后还要交纳40元每月的管理费。而出去租房的环境相对较好点的地方,月租都在1500月以上。高出场率的情况下,按月收入4000元-5000元来计算,在北京不包食宿的情况下,球童的收入还是中等偏下。试想,如果球会不对这一现象引起关注,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高流失率势必发生。
作者:马西亚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