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高尔夫挑战赛后的反思:全民运动or全民支持?
作者:zhan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1-06-15 浏览 1
6月3日,一场名为“别克高尔夫挑战赛(长沙站)”的比赛在湖南桃花源国家高尔夫俱乐部举行。按照此前的一些报道方式,无非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别克高尔夫挑战赛已经迈入第七个年头,除长沙站外,2011别克高尔夫挑战赛还将陆续转战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八个分站,于10月举行总决赛…… 说实话,即使作为体育记者,记者本人也对高尔夫运动了解甚少,不怕笑话,可以说是连比赛的规则都还没弄明白。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到高尔夫球场去办张会籍卡就得好几十万,而且还是只相当于打折卡的那种。门槛太高,不可能像踢场足球、打盘羽毛球那么容易,也就自然在心底有些抵触了。 随着高尔夫比赛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国内体育对高尔夫的关注度似乎也在起着变化。说得直接一点,拿媒体的报道来说,在成为奥运项目后,高尔夫将彻底摆脱“贵族体育,腐败体育”等不愉快的旧名号,代之以“为国争光”,高层次地响应世界体育的奥运召唤。 衡量一项运动的发展水平,一个重要的依据便是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如果要用参与人数的增加,来判断入奥是不是推动了国内高尔夫的快速发展,显然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高尔夫在中国切入的时机、方式和经营,这三个方面已经跟所有人拉开了距离,就像两个人分手后要破镜重圆一样,这个路就有点坎坷,需要一点技巧和耐心。至少在短期之内,高尔夫还不太可能成为一项全民运动。 但不可能成为全民运动,却可以成为全民支持的运动。在各种赛事的带动下,人们对高尔夫运动的了解不断深入,这当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些企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尽管有不少赛事只追求短期效应,过分强调品牌推广、联谊效应,但当一些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回归到业余赛事领域之后,一些车主的参与度明显得到提高。 再回到这场比赛中来。别克高尔夫挑战赛在每个分站都设立了45岁以下“志行千里”组和45岁以上“心静思远”组,使比赛更具公正性与参与性。而更引人注意的是,他们在赛事当中还设立了公众开放日,为更多车主及其家属提供了高尔夫互动体验平台。大人小孩,会打的、不会打的,都至少能在这里找到他们对高尔夫的一种感觉,或者是重在参与,或者是娱乐至上。 看到场上这一幕幕,或者这个时候我们才有理由去讨论,高尔夫入奥是不是进一步激活了民众的参与热情。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