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尔夫已不再姓“高”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06-07-19 浏览 1

  虽然高尔夫球是1984年进入我国的,但当时打球的几乎全是外国人,直到10年后,才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

  1988年打球的李先生回忆道?“高尔夫球场为了吸引国人前来打球,特别推出了“国人价”,每场100元,车接车送,外带管饭,但还是几乎无人问津。在当时,100元大概相当于一个普通老百姓两三个月的工资,偶有来打球的国人也只能用非富则贵来形容。”

  北京奥克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杨广平是1998年迷上高球的。当时从未摸过杆的他被朋友直接拉上了果岭,“没想到城市中能看到这么好的草坪,满眼绿色,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心旷神怡,还有好友相伴。”杨广平兴奋地回忆道。自此他便爱上了这项运动,并在2000年开了这家高尔夫球俱乐部。虽然花甲之年才开始学球,但2000年便获得第8届贺龙杯高尔夫球赛总杆冠军。杨广平这样形容自己:起步晚,进步快。杨广平透露了一个练球秘诀:在地毯上用球杆击打指甲盖大小的塑料片。“原理很简单,百步穿杨的故事听过吧?”杨广平笑着说。

  在“奥克”练习场,一位刚打完球的小伙子对教练说:“下次你再纠正一下我的姿势,我们公司的同事都比我打得好。”杨广平说:“由于高尔夫球场通风好,‘非典’时生意特别好。随着高尔夫球场数量的增加,高尔夫运动早就不‘姓高’了。”

  张小姐月薪5000元,花600元办了一张高尔夫晨练卡,“原来练舍宾,一个月8次,400多元,如今打高尔夫每次200个球,24天600元,完全能接受。最重要的是高尔夫是一项时尚休闲运动,不会打太没面子了。”

  在欧美,80%以上的大生意是在高尔夫球场谈成的,如今这股商务风也刮到了中国的草地上。赵先生在一家外企公司工作,起初是被客户“拖下水”的,后来便对高尔夫球一见钟情,甚至连从前喜爱的游泳、网球、羽毛球也束之高阁了。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