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雄 在高尔夫的梦想与细节间前行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09-12-03 浏览 2

接受采访的几天前,踏入知天命之年的天泰温泉高尔夫俱乐部(以下简称“天泰”)董事长王若雄在香港拜会了年近八十的李嘉诚先生,两人讨论了天命的问题。王若雄坦言觉得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天命。接受采访的前一天,5月17日,天泰度过了自己的两岁生日。从天泰的筹划兴建到度过两岁生日的近四年间,王若雄不断看清了球会的自身差异化优势及不足,并找到了球会在高尔夫市场竞争中的最终制胜点。这一路,正是王若雄在梦想与细节间稳步前行的轨迹。

  慢慢熬出的心动


  见面之前已听说王若雄极爱高尔夫,后来才知道,爱上高尔夫之前,他钟爱的运动却是网球。王若雄与高尔夫的邂逅、相恋,并非轰轰烈烈的一见倾心、一杆定情,而是一种慢慢熬出的心动。尽管早在踏进球场之前,王若雄就已拥有了自己的高尔夫会籍,但直到1994年,他才在台湾第一次接触高尔夫,挥杆的复杂性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初次的邂逅并没在王若雄心中留下很深刻的感觉,临走时叔叔的朋友送了他一套球杆,但这套球杆并没有马上把他牢牢捆绑在高球场上。


  真正的情定高尔夫始于1998年6月,随着练习的时间渐次增多,加之身边的朋友常常相约挥杆,甚至有朋友很执着地一直要约他打球,一来二往,就开始慢慢爱上这位“高小姐”,并最终“移情别恋”,把网球拍给搁置了。他笑言此举得罪了很多网球球友。


  到目前为止,王若雄的个人高尔夫球史上已经出现了三个Hole-in-One。跟很多人不同的是,1998年9月,打球才三个多月,人生中的第一个Hole-in-One就出现了,身边的朋友都为之而狂喜、惊呼时,王若雄心中竟无太多的激动和欣喜,因为当时他还没听说过这一个词,更没想到Hole-in-One的出现几率是如此之低。与第一次的平静截然不同的是,当2005年第二个Hole-in-One出现时,王若雄显得比所有人都要激动,因为这个Hole-in-One出现在倾注了其一番心血的天泰球会之上,开业之后还不到30天,是天泰史上的第一个Hole-in-One,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次王若雄振奋了,当即大摆宴席,宴请了所有亲朋及球会的全体员工。紧接着的第二年,王若雄在上海挥杆时,第三个Hole-in-One又再迫不及待地出现了,这一次的惊喜丝毫不亚于上一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自上而下的发球,让他得以清楚地目睹高尔夫球滚进洞内的瞬间。


  18洞浓缩人生


  高尔夫给予王若雄的领略和启示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包括他自己。高尔夫对王若雄的改变首先是打造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管在青岛的家还是上海的家,如无意外王若雄每天都坚持打高尔夫,从五点多打到七点多,还不耽误上班。

  其次延伸至精神的愉悦。每当身陷繁忙劳碌的工作事务中时,王若雄就会盼望着能在周末空闲时间和一帮好友相约球场,共同挥杆,享受一刻的闲暇,就像小朋友盼望着周末能到公园玩耍一样。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高尔夫对王若雄的工作、生活态度都产生了变化,因为在他的理解中,我们的事业和人生,都浓缩反映在这小小的18洞之中了。事业和人生常常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经历的大喜大悲,在这18洞里面,则是瞬间乾坤,挥杆之间即风云变幻,波澜跌宕。很多时候你开了一记漂亮的球,球稳稳当当地落在球道上,正当你沉浸在大喜之中时,说不定下一杆马上OB或者打进水池,你的心情马上掉进沮丧的深渊。人生际遇也常常如此,转眼之间,形势很有可能急转直下,这些都是无可挽回的。偶尔的成功不等于永远的成功,这种成功并非一种常态。对此王若雄别有一番感触:“高尔夫告诉我们,在你经历大喜的时候,同样要保持专注,保持警惕,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下一杆;在事业上也是如此,不要以为你今天得到的机会就是你的所有成功,如果把握不好,说不定就会遭遇彻底的大悲。”


  尽管自谦还没有找到人生中的天命,然而旁人仍能感觉出王若雄对自己及球会的定位非常清晰,他坦言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非常追求梦想而又非常讲究细节的人。对于他来说,人生的困惑往往就出现在梦想与细节之间,“如果你只是做梦,只当梦想家,不追求细节,你会很容易快乐;一旦梦想和细节发生矛盾的时候,你就会很痛苦。”在与李嘉诚先生探讨天命问题时,李先生间接的回答让他记忆尤深:“我小时候非常穷困,我知道钱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但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我在赚每一个铜板的时候,我知道每一个铜板都是对得起天,对得起地的。”


  从他对描绘与高尔夫之间细水长流般的感情时,我就依稀感到了这个成功商人潜藏着的一颗感性的内心,于是,我擅自很主观地把天泰理解为王若雄与高尔夫之间的。


  情缘结晶,“三高”球会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