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腐败成各国通病 中国打球费用远超欧洲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0-05-28 浏览 5
      一颗白色小球“嗖”的一声飞向天空,然后落在前方广阔、碧绿的草地上,几名穿着光鲜的人在背着沉重高尔夫球包的球童簇拥下信步向前走去。在亚洲许多国家热播的电视剧中,经常能看见这类场景,主角往往是富豪和官员们。

      随着高尔夫球将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一些国家再度兴起建高尔夫球场的热潮。但谁知道高尔夫球场会成多少高官的政治墓地。

      日本站台上扭腰举臂的等车人

      在日本城市轻轨车站的站台上,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风景:一些乘客在等车的时候,不时地双手互握、扭腰、举臂、挥起。许多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还以为日本人“神经兮兮”的,其实,这是日本高尔夫热潮的一种表现,连中产阶级人士都想玩玩这种时髦的运动。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日本已有3000多个高尔夫球场,是中国的8倍。同时,日本还号称有1300多万高尔夫人口,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1/10。不久前一位日本人邀请记者去打高尔夫,记者禁不住问他:“日本人为什么这样喜欢高尔夫?”他的解释是:第一,这玩意是个“洋货”,是从欧美进入日本的。在日本,欧美喜欢的,我们就喜欢。第二,高尔夫被看作是一项高雅的绅士运动。因为和其他运动相比,高尔夫是唯一一项没有裁判的运动。一切都是对自己的信赖,诚实是最大的特点。第三,即使在日本,打高尔夫也是一种高消费,球友们也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尽管现在也有一些平价球场,但一般“有身份的人”是不去的。

      可能正是高尔夫这种“洋”、“雅”、“贵”的特点,它在日本也就成为了富人和政要最热衷的运动。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号称是在学校的高尔夫俱乐部里认识妻子的。同样是前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都称自己的爱好是“读书和打高尔夫”。日本媒体称,前首相麻生太郎在美国留学期间,书虽读得不好,倒是经常和美国朋友切磋球艺,结交了不少朋友。从政后更热衷打高尔夫。至于富商喜欢高尔夫,那就不必多说了。

      韩国球场加起来赶上首都面积

      韩国近年来高尔夫球场的数量成倍增长。2003年时韩国只有130个球场,由于韩国政府将申请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时间从5年一下缩短到4个月,2007年球场猛增到280个。最近,李明博政府再次决定放宽对建设高尔夫球场的限制。据初步统计,韩国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高尔夫球场共450多处,总面积为530平方公里,相当于韩国国土面积的0.53%,比首都首尔的面积只小一点。这还不包括难以统计的各种高尔夫练习场。

      韩国人猛建高尔夫球场的逻辑是,由于在韩国打高尔夫太贵,所以每年有大量国民前往海外。如果国内的球场足够多,打高尔夫很便宜,自然可以将这些人吸引到国内,这不仅可以培育国内的旅游产业,也可以吸引投资,缓解政府旅行费用上的赤字。韩国曾出现所谓“GDP增速与高尔夫球场成正比”的言论。

      布什因打高尔夫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高尔夫最早是苏格兰牧羊人的游戏,由于运动并不激烈,而且在空气清新的草地上进行,近几十年来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被称为是绅士运动。但由于其占地广阔,兴建和维护都需要巨额金钱,因此这种运动即使在美国也被认为是“富人运动”,而那些与富豪们有相同癖好的政客则频频在高尔夫球场上栽跟头。

      在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当年就因为高尔夫上演了一场“政治绝唱”。当时日本渔船被美国核潜艇撞沉,担任首相的森喜朗作了简单部署后,仍旧去打了两个小时的高尔夫。此事被媒体曝光后,舆论大哗,森喜朗被认为“心中只有高尔夫,没有国民安危”。后来,媒体又揭露出森喜朗的多张高尔夫会员证都是权贵赠送的,他本人没有为此交纳赠与税。这些让森喜朗狼狈不堪,直接导致其下台。

      在韩国政界,高尔夫球杆既是娱乐的球杆,也是政治斗争的权杖。曾有韩国网民称,“只要想整谁,掀开高尔夫的底就能整倒一批”。韩国前总理韩明淑日前卷入了一场官司,其遭起诉的理由之一便是在担任总理期间曾接受公司邀请免费打高尔夫,并收受价值1000多万韩元的高价球杆。卢武铉执政时期的前总理李海瓒、教育部次官等多位高官因搞“高尔夫聚会”而黯然下台。

      近来人气颇高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球场上遭到了罕见的批评。4月18日,奥巴马因冰岛火山灰影响取消前往波兰参加遇难总统葬礼,转而前去打高尔夫。事件曝光后,《华沙商业邮报》在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大字写着“奥巴马不参加葬礼,而去打高尔夫球”。在美国国内,许多媒体也曝光称,奥巴马自上任以来,总共打过32场高尔夫球,比前任总统小布什整个任期内打的还多8场。据称,当年小布什曾因打高尔夫公开在媒体上道歉:“我认为领导人在战时打高尔夫只会传递出错误信号。我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