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高尔夫 建造球场操作流程简介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0-01-09 浏览 3

在作好资金、土地的准备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球场的实际投资操作了。操作通常要有以下几步:

一、注册公司

注册公司很有讲究,现在能不能有“高尔夫”的经营范围是关键,因为它在许多大、中城市的投资项目指南中已属于不受鼓励项目,甚至是限制项目,但如果执照上没有这一项,日后经营和销售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甚或引起争议,遭到政策性干预等。而选择一些大城市周边的边缘城市投资注册就容易得多,这些城市虽然基础设施、本地市场不太理想,但它们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渴望吸引投资,而且希望通过高尔夫球场这种项目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提升地区品位和档次,并增加就业,所以在政策处理上就相对灵活许多,加上现在边缘城市的交通条件已有很大改善,距离已不再是打球人士的最大障碍了。

许多投资人士都有在球场周边发展房地产的想法,所以在注册时就要将有关经营项目界定清楚,有些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里包括了房地产经营项目,有些则另外注册房地产公司,前者运作可节省架构成本,规划统一;后者可独立运作,管理方便,核算清晰,各有所长,主要看投资者的需要而定。还有些球会无法争取房地产经营牌照的,就以会员证带房产使用权的方式开发,也是一条巧路。

时下对高尔夫都是众说纷纭,各地规矩也是五花八门。曾经有报章说全国几百个球场中只有两家是经过批准的,这显然太夸张,但审批部门、审批程序混乱却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地方由国土部门批,有的由旅游部门批,也有的由计划部门批,还有的由工商部门批,甚至有由环保部门批的。程序也乱,有些地、市就批了,有些说要省级才能批,还有些说一定要拿到部里或国务院去批的。到底谁批的才算数,谁也说不清,统计时自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投资者无所适从。当年就传出国务院为审批高尔夫项目进行过专题调研,希望籍此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这不啻是高尔夫发展的福音,但时至今日,该政策不知是胎死腹中还是半途夭折了,总之离出台还是遥遥无期,投资者要注册时就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二、球场设计

好的球场设计是奠定球会日后经营成功的基石。目前国内还鲜有优秀的球场设计师,也有一些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的,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行内人士看去感觉是稍欠火候。国外有水平的设计师、设计公司就有很多,而且各有风格。总的说,日本风格是球道平整宽阔,球道长,障碍少;欧洲风格是崇尚自然,喜欢原汁原味;美式风格则是球道波翻浪覆,难度大而挑战性强。每一个设计师又有设计师自己的风格,不一而足。

球场设计费用也因设计师的水平和名气差异很大。世界级的大牌设计师如尼克劳斯、加利・皮亚、格雷・诺曼(大白鲨)一级的(还有更大牌的,如北・戴,但作为商业运作投资,那价钱有点过了,在此不讨论),设计费动辄以百万美元计,他们的设计工作规范成熟,设计成果磅礴大气,喜欢套用固定的模式和风格,照此建造出来的球场应该都是一流的。而且尽管可能并不一定是这些大牌亲自操刀,但可以有足够的权利利用他们的名气为球场增光添彩,甚至通过其到访营造活动,引起媒体和高尔夫爱好者的注目。比他们稍逊的是一些年轻一点的著名球员通过其经纪公司签名设计,和一些具备相当经验和专业水平的球场设计公司,这个档次收费在三十万至五十万美元之间,优点是行内名声较好,能根据投资者不同的要求和实地环境的条件来提供设计服务,可以较好地保留和再现球场所处地点的自然风貌、地势和植被,结果大多数是一些实用性强的球场。笔者工作过的丽江玉龙雪山球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设计师Neil・Haworth花了大量心血,先后十多次现场察勘,针对当地的自然地貌、气候、高原等特点,最终设计出一个拥有世界上球道最长记录的经典球场,完成了一件令投资者和所有高球爱好者都满意的作品。还有些收费低廉的国内或国外的设计公司或设计师,经验平平,风格不明显,甚至有为争取到工程施工合约而免费提供设计的,其水平可见一斑。

曾见过有的高尔夫球场的投资者,自恃走了若干个球场,打了多少场球,就在设计师出的设计图纸上乱改一气,甚或抛弃设计图纸,自己乱画,以为球场设计不外乎就是那几个元素,那几个要点,自己都懂,孰不知球场设计其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高尔夫知识、长期积累的经验、科学的分析、艺术的美感等等,球场本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包括地貌、地质、气候、水文、交通、经济条件、风土人情等,都要考虑到,是科学、经验和艺术、智慧的结晶。凭谁随便乱画一气,造出来的球场只能贻笑大方而已。

三、球场建设组织

球场建设工程当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