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尔夫球运动在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被社会日益推崇的休闲体育运动。从社会产业发展的经济结构来讲,高尔夫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经济形式。国外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则放言:运动产业将成为 21 世纪世界四大产业之一。作为朝阳产业的中国高尔夫产业也成为投资者日益追逐的目标,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在世界高尔夫大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高尔夫球场的消费特点
1.消费环境好,人与自然完美结合;2.消费安全度高,身体创伤极少见;3.身体适应者众,消费群体广泛;4.结伴消费趣味性强,消费者常常组团上场;5.消费者可以随时消费;6.消费者不受国藉种族限制;7.消费的社交目的日益突出;8.十分强调消费者文明素质;9.综合性强,集健身、休闲、社交、游览、竞技、娱乐、养性于一体;10.租用方式程序化;11.用具用品丰富多样、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
一个国家和地区高尔夫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遵循一个规律,即一定的经济
基础和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就业结构是高尔夫人口数量增长和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当一个社会的中等收入群体、自由职业者和白领达到一定的比例之后,高尔夫运动才有可能获得快速的发展。
有专家估计,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约为18%左右,也有低估的为13%左右。今后2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每年大概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全面实现小康即2020年的时候,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将达到37%左右。发达国家的高尔夫运动,每10个人或每8个人就有一个人打球。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当中,如果按照每10个人有一个人在未来10年能够参加到高尔夫运动中来,粗算现在潜在的高尔夫人口将在2千万-3千万人之间。如果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按37%来估算,潜在的高尔夫人口是5千万人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有可能在若干年以后成为世界高尔夫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支出结构的改变,例如旅游黄金周的出现。高尔夫是健康、文明、高尚的运动,把文明与健体融为一体,且对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适应性都很强。它在我国已开始成为新兴的体育运动,并进入较快发展的新阶段。
二、高尔夫市场营销中的主体
1.高尔夫运动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据资料称,国内各省市GDP的多少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与其高尔夫球洞数目密切相关。从省份来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尔夫球洞数与其GDP的相关程度为55%,与实际利用外资的相关程序度高达 89%。从拥有高尔夫球的城市来讲,各城市的高尔夫球洞数与其GDP的相关程度为 64%,与其实际利用外资的相关程度也高达75%。据测算,2001年全国的平均水平是每31.4亿元的GDP拥有1个球洞。
2.按客源市场分析。根据相关经验显示,高尔夫人口的来源主要由本地人口、国内游客、国际游客,国外单位驻本地人口、留学生等几部分构成。从消费主体来看,主要是非本地人口。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目前主要仍是社会名流、商界、政界人士的休闲活动。
3.消费者调查分析。根据企业针对目标消费市场的典型抽样调查,将本地目标消费者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房地产、IT 通讯业、咨询业、新闻媒介等行业领域当中。经分析抽取的访问样本得出:(1)目标消费者的工作与居住区域均较集中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州等的被访者占总样本的90%以上。(2)目前高尔夫运动的主力消费群体仍是集中在男性之中,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对高尔夫运动抱有较高兴趣,占总样本的 22%左右。(3)从被访者的年龄结构分析来看,高尔夫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26-40 岁”的中青年消费者当中,其中,30-35 岁为主力消费群体。(4)该群体多数为“有车一族”。(5)他们通常在私营企业或国家事业单位上班,也有部分为个体经营者。(6)文化程度普遍较高。(7)个人年总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其中,40%的被访者年薪高达20万元以上。
同时,经调查发现:经常参加,通常平均每季参加一次高尔夫运动的占 11.1%,偶尔参加,每年不超过2-3次占3.3%,说明被访者对高尔夫运动经常参加较少;同时发现被访者对高尔夫球运动的了解甚少,有66.6%的被访者认为在未来几年中,高尔夫运动可能不会或肯定不合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2.2%的被访者认为可能会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作为休闲体育运动产业的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大陆蓬勃发展。高尔夫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对社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将不断扩大。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拉动内需的新兴产业,将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投资商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