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职业球员生存现状(一)
作者:TG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0-02-22 浏览 35

  职业球员,一个听上去灿烂得不行的职业,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应该过得像神仙一样的生活,无忧无虑,打几场比赛就可以靠奖金幸福地生活,甚至买洋房,开名车,但是,草根职业除外,在国内,大多数职业球员还在为生计发愁

  刘鑫  转职业时间 2005年
      职业比赛最好成绩 中巡赛第三名(2005年)

  赔本的职业

  “在职业圈里混到现在这种境地,我心里不服。如果我现在有50万元,毫不犹豫就去国外找个教练开始学球,但那只是奢望。”

  作为北京籍球员,刘鑫一直漂在外地,2009年回到了北京,和师兄崔小龙一起,在天一高尔夫练习场当上了一名教练,这是他离开北京六年后第一次回到这里工作。

  “在中国打职业比赛,根本挣不到钱,久而久之球员们的心态就被磨平了。”这是刘鑫在了解到记者来意后说的第一句话。目前为止,在国内打比赛的中国职业球员,绝大部分在入行前根本不了解这项运动,早期的程军、吴相兵他们都是从运动队选拔进来的,凭的就是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后的一批都是球场的工作人员——练习场球童和高尔夫从业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在城里打工不会有太好的出路,打上高尔夫至少会有机会等到出头之日。现在的年轻孩子,多是家里条件好的,父母打球,想把孩子培养成顶级球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花大钱送出国,请名师,但这个群体目前还是很小,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对像刘鑫这样的球员来说,根本不可能。

  在谈到职业球员这个身份时,刘鑫轻轻地笑了一下,记者并没有问他笑的含义,但能感觉出来,笑里带着一丝无奈。刘鑫说:“国内目前的职业球员有一百多人(男性),能够靠打比赛挣取奖金养活自己的超不过十个,到了年底,奖金排名前十的可以靠比赛奖金维持生活,而其他球员打比赛就是贴钱的买卖。”

  “什么是职业球员?” 刘鑫反问记者,“就是以打比赛、挣奖金为职业的运动员,而国内每年的大小比赛根本不足以养活我们这些人,最后只能形成,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其实在转为职业球员之前,刘鑫早就做好了打球不挣钱的心理准备。他算过一笔外出打比赛的账。费用是由机票、食宿、打球费用(练习两场,正赛至少两场)、球童小费四部分组成,最少也需要5000元,做到收支平衡,至少要打进前20名。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