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尔夫球友打球时,要缴纳的高尔夫发展基金,每年有二、三千万元,究竟用到哪里了?台湾高协说明,培训选手及举办比赛。事实上,高尔夫基金已严重缩水,今年预估只有1100万元。
球友每次击球,会员缴10元,非会员缴20元,这是台湾财政部门在1978年年核定的行政命令,也成为当时培育高球人才非常重要的资源。随着高球的热门发展,到了90年代,一年可收到三千多万元,非常可观。
不过,高球组织分裂之后,”基金”盛况不再,王永在领导的八年任内,有半数球场不代收基金,现在由协进会人马完全主导高协之后,又形成另一批球场停止代收基金。
长庚虽然有缴,但是,金额锐减,从每月的约十万元,在王永在御任后,减为每月二万多元。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选举的后遗症。扬升以前从来不收,但是每月固定缴交2.5万元,从去年担任高协副理事长后,开始代收并且正常缴纳,每月约六、七万元。
球场代收基金,出现了多种情形。完全不代收、代收基金不上缴用于自行培训、代收不上缴亦无培训、代收基金但只上缴部分、代收并完全上缴。台湾高协对此无法可管,变成了良心基金。
有些球友对此非常在意,虽然是小钱,但聚沙成塔,高协并未说明如何运用,因此,有些球友就拒缴。球场面临此情形,也没辙。台湾高协秘书长徐连德表示,有时球友也会致电高协表达不满。
无论王永在时代,或罗芳明、许典雅共治时代,都很清楚的用于选手培训、到台湾之外的地方举办比赛之用。以2006年的高协选手外出经费而言,共有110人次外出参加比赛,花费在600万元以上,世界杯的开支还未计算在内。加上体委会的部分补助,经费尚称足够。徐连德表示,今年的台湾公开赛,总奖金30万美元,体委会补助600万元,球场共捐助800万元,才让比赛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