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只是生意,生意就需要赢利
——谈高尔夫球场经营不善的三大谬论
进入高尔夫时间不短了,接触了形形色色很多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很多观点。针对高尔夫球场90%都在亏损,高尔夫是贵族运动等等的论调,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其实,归根结底,很多东西的本源都是一样的。高尔夫之所以招了种种非议,其根本是由于我们不了解高尔夫,不能正确认识高尔夫,不能从大局的角度去经营高尔夫。
高尔夫只是生意,是生意就要讲利润。
高尔夫其实只是生意,做高尔夫球会也罢,做高尔夫练习场也罢。其实,高尔夫经营仅仅是生意,和卖茶鸡单、卖白菜没有什么区别。生意就要讲利润、讲效益,没有利润的生意不是生意,没有利润的生意不可能做长久,都没有利润了,你谈什么发展啊!不要因为高尔夫发源于英国,被广大商务人士等等外表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什么人喜欢,发源于什么地方,有多少高端比赛,赛事奖金有多高都不能改变一个现实——高尔夫经营只是生意,是生意就要讲利润。
高尔夫只是生意,和会员制无关
很多球会的老总津津乐道于会员制,张口闭口会员制。我特别不能理解的事情是,当我问起什么是会员制的时候,没有一个整天把会员制挂在嘴上的老总可以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什么是会员制,会员制的基础是什么,会员制发源在什么地方,会员制是什么时间兴起的,会员制在发展阶段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会员制现在在其它国家发展到什么阶段,实行会员制的国家和我们的国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没有人知道!拿来主义如果仅仅是拿来,不考虑中国的国情,注定要失败。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把会员制放在嘴上呢?不是因为会员制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打着会员制的幌子可以掩饰球会的经营状况的失败,我承认有的国内的球会在会员制球场经营方面做的很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把会员制当做了经营不善的遮羞布,高尔夫只是生意,和会员制无关,实行不实行会员制都改变不了高尔夫只是生意,高尔夫也需要赢利——也需要利润的基础。
高尔夫只是生意,和高品质球场没有关系
除了会员制,在高尔夫圈子里面被大家讲的最多的就是高品质球场。我到现在都没有理解什么是高品质球场,曾经有一次和某个球场的一位女老总聊天,说到了高品质,我提出了不解。对方的解释让我愕然,以她的理解,高品质就是草坪好,会所豪华,客流量也少。当然,不可避免的,球场收益也不好,或者是亏损。说到这里,我开始有点怀念《大腕》里面的那句台词了,“不买对的,只买贵的”。其实,只是第二块遮羞布。只是去遮住经营不善的羞。不要拿高品质来说事了,欧洲高品质的球场多了去了,有哪家球场大言不惭的说,我是高品质,所以我亏损是天经地义的。没有,我们放过高品质吧。高尔夫只是生意,高品质也罢,低品质也罢,高尔夫都是要有利润的。
高尔夫只是生意,和老板或者董事会的意见没有什么关系。
最荒谬的是,球场的亏损,往往还可以用投资方的意见来搪塞。有不少球会的经营者,在谈及球会的经营时,无可例外地都在球会亏损的结果背后做一个注解,老板有钱(或者董事会有钱),也说了,一年赔个几百万没有什么问题。两个层面,第一,这个意思是不是投资方的真正意思。投资方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雇佣几百人,为了一年再赔几百万?天大的笑话。第二,如果表明了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意思的背景是什么?背景是,我们这个经营团队已经尽力了,但是,球场仍旧亏损,投资方又找不到更好的团队,所以,可能说这样的话。钱已经赔了,就留点人情吧。如果,一个团队可以让球会赢利,一个团队只会亏损,投资方会让只会亏损的团队一直管理球会吗?不是因为投资方有钱可以赔,只是,没有可以替代的团队,只有这样去安慰赔钱的团队,也给赔钱的团队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高尔夫只是生意,无论投资方有没有钱,有没有实力,在赢利和不赢利之间,投资方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不要拿投资方说事了,高尔夫只是生意,生意就要利润,就要赢利。
高尔夫就是生意,生意就需要赢利,需要利润。不要说,我们做会员制、我们做高品质,我们就应该亏损,做会员制的、做高品质的球场,也有做的很好的。投资方很有实力的球会,也有赚钱的。做什么,不影响高尔夫球场经营就是生意的一个前提。用邓小平南巡讲话说:白猫,黑猫,抓到耗子才是好猫。拜托球会的经营者,放下面子,丢掉能力恐慌,正视问题。愿我们的球会、我们的行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