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烈保: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所长,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尔夫草坪管理系系主任。国际草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又到一年求职时,应届毕业生开始赶场似地穿梭于各个招聘会。一边是僧多米少的尴尬局面,一边是国内高尔夫人才缺口7万的论调定格于媒体。就此,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韩烈保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时表示:“目前奇缺的是合格的高尔夫人才,”因此,建立良好的专业的高尔夫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
“缺的是合格的专业人才”
记者:大家都说中国高尔夫人才奇缺,您怎么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烈保:说高尔夫人才奇缺,不如说是合格的、专业的高尔夫人才奇缺。
目前,高尔夫行业人才缺乏有一下表现:首先,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进阶人才较少。这一层次的人才对于实践经验要求比较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因此,目前从国外以及港澳台招来的总经理比例比较高。
其次,草坪总监难寻。现在很多球场在位的草坪总监大部分都不合格。他们关于草坪维护管理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还很欠缺。
第三,随着世界大型赛事的引入,高尔夫人群扩大,专业的球僮也进入紧缺的行列中。
再者,球场的设计师、造型师和建造师在我国的培养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记者:国家禁止高尔夫球场用地项目,也就意味着未来几来,中国球场数量将基本维持现状,新增球场脚步步将放慢,人才紧缺的局面是否会有改善?
韩烈保:目前,我国现已有240多个高尔夫球场。但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人群每年仍以10%的比例增长,不久的将来还将有500至1000个高尔夫球场投入建设。所以,球场的数量对高尔夫人才缺乏的局面不会有所改善。
国家对高尔夫球场用地从限制到禁止,有其政策出台前的原因背景。但从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态势来看,国家有必要改“一刀切”的强制性政策为有排程的疏导。高尔夫用地,什么地方该限、该罚、该禁都应建立该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的基础上。
“人才培养,有所为有所不为”
记者:您觉得教育机构怎么定位才能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
韩烈保:从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外教育机构和国内的学院教育、民营机构教育等;从专业角度看,包括高尔夫经济技能、工商管理和球场管理三方面。此外,球场自己的职业训练也参与了高尔夫人才的短期培养。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以培养高尔夫管理人才为主的高尔夫相关学院和机构。深圳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许多学院也陆续与境外学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以加快国内人才的培养速度。
各个培养机构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来制定培养排程,总的原则应是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和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在2001年我们开始招高尔夫专业本科生时,就请了崔志强等专家座谈,一起分析我们从哪入手。最后我们确定高尔夫教育就以草坪为主。草坪管理、草坪设计等方面都将是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优势。像其它高尔夫学院,依托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建立与高尔夫交叉的学科。比如,河北体育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就以培养高尔夫教练为主。
记者:现在有很多外国教育机构进驻中国,都想分得高尔夫训练市场的一杯羹,这对于正在形成气候的学院式高尔夫人才培养有何影响?
韩烈保:国外主要以一些教练为主的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击球技能,这反而有利于提高高尔夫在中国的普及度,对高尔夫教育的影响不大。
“应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眼下高校毕业生忙碌中着奔向各招聘会,就您的了解,目前高尔夫行业内各用人单位倾向于哪类人才?一是高校高尔夫毕业生;二是国外高尔夫专业人才;三是经过短期专业训练的人才等等。
韩烈保:没有一个单位不要人,也没有一个单位要人。目前,各方面能力素质偏上的高尔夫专业毕业生比较受青睐,国外的人才在传媒和赛事组织方面比较擅长,但来源不多,而只经过短期训练的人才就业相对比较困难。
记者:怎么在国内建立一个良好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韩烈保:高尔夫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不足。我们一定要努力适应高尔夫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高尔夫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尔夫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对一个行业的最大价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