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位于台湾高雄小港的明安国际,是一家专门生产球头的台湾高尔夫上市制造公司。明安国际为专业之高尔夫球头、球杆、高尔夫球、碳纤维自行车架、零配件与复合材料制造厂。成立于1987年,为已上市企业之前五百大之一。公司自92年营收大幅成长以来,迄今营业额年年攀升,这一两年来,每股获利达6元,为国内前三大之高尔夫球头、球杆专业制造厂。且获天下杂志评选千大企业且排名前400名。公司成长迅速,急需有企图心、有国际观,WORKSMART的有志青年加入,共创事业的新颠峰。
董事长郑锡坤先生为了更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四年前在美国当地设信息中心,请专人在当地搜集高尔夫球选手的比赛数据,以及这些选手使用的球杆,并到小卖店搜集信息,了解哪些高尔夫球杆在市场上反应最好,将这些讯息每个月汇报给台湾。
1999年时,美国Taylor Made高尔夫球公司派人前来台湾找合作厂商,尽管当时Taylor Made还只是一家年营收3亿5千万元美金的中小型客户,郑锡坤却答应Taylor Made的要求,为Taylor Made设立一个设计、业务到样品制作、制程管理专属的服务团队。
如此一来,郑锡坤要多找15个人,一年要多1000万元的薪水,郑锡坤敢压宝的原因是,他从国外信息搜集中心提供的数据发现,专业选手中,已有三成使用Taylor Made的球杆,因而看好Taylor Made未来潜力。合作之后,Taylor Made业绩快速成长将近一倍,两年间,下给明安的订单从新台币7亿元成长为17亿元(2002年),占明安公司去年营收比例近五成。如今回想,郑锡坤觉得,每年多1000万元的人事支出太划算了。
畅销书《追求卓越》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在《解放型管理》一书中,也曾以“强大的小鱼”形容德国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成功的原因,除了专精于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随时能掌握客户的需求。
这些企业难道从来没有想“游”到“大池塘”?
明安也曾想过多角化,1990年间开始利用碳纤维生产脚踏车,后来郑锡坤认为应该将资源集中在高尔夫球具制造上,因此,脚踏车占营收比重一直不超过一成,“现在想起来,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郑锡坤表示。
台湾内高尔夫球头产业,在1985年到1990年间达到最高峰,有七、八十家业者,但随着供给过剩、杀价竞争,如今只剩十家,这其中,包括十年前规模最大的大宇精密。郑锡坤说,现在要拿到订单,品质和价格早已是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速度和生产能力,过去一个新款产品可以卖三年,现在,一年就得换。业者如果没有因应这些变化调整体质,就会被淘汰。
在高尔夫这个细小的行业里发展,做专,做精,成为小池里的大鱼,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