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现状小议 增量?存量+!
作者:2014bjgolfer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8-01-18 浏览 94
2018初到,当行业众多同仁为2017年度高尔夫运动员得到的成绩欢呼,也为中国高尔夫的美好明天憧憬雀跃时,我们尝试用另外的视角思考行业的发展。

这里议一下"增量"这个词。近期不少的高尔夫行业会议论坛及网络文稿都在热议这个词,相信从事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者更能体会它的含义。如何理解"增量"的含义,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战略意向。那么,高尔夫人群体是如何看待这个词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达成增量的期望值?这是我们所关心的议题。

不难发现,业内动态包括参加一些高尔夫俱乐部的会议和论坛,相当一部分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青少年高尔夫运动教学与推广,以求促成高尔夫增量的迸发。青少年教学与推广果真是当下增量的发动机吗?当然!也不尽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探讨中国高尔夫行业的迫切需求是什么。

就目前中国高尔夫的现状而言,政府对高尔夫运动的认可及渴望市民高度的参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氛围是行业最为迫切的需求。企业发展与人的工作生活一样,生存是第一要素!中国高尔夫行业承受的政策高压力与影响生计的市场氛围,就是当前行业迫切要得到改善的议题。说得严重点,就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以求生存!如果把政府的政策看作是一种机械而被动的因素,行业人对此不可能人为地干预,只能听天由命被动地等待利好消息的出现的话,通过努力增加市民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及参与度就是一种通过主动调节而丰富生存要素的行为。

不难理解,高尔夫球场当前需要迫切的增量以自救,青少年教学可以推动高尔夫运动远期的增量,却不能解球场目前的燃眉之急。先不说通过所谓的高尔夫教学后,假以时日,有多少青少年能坚持热爱这项运动,剩下来能在家长的带领下搏击18洞绿茵的又会有多少?待到他们有自立消费能力时又是几年光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行业的未来希望,是未来发展能量的积蓄,也就是远期的增量,然却不是行业现在的救火及时雨!当然,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面向青少年的装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而对于上游的高尔夫俱乐部而言,如果把"解困"的增量主体寄托在青少年群体上,则有点取远水救近渴的偏差感,发展方向自然也会产生偏差。

国家关于禁止公职人员到高级会消费的文件颁布后,高尔夫俱乐部在经营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政府立例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守则也是为了更好地树立政府在国民心中的正面形象,无可厚非。从另一角度看,回归规范的市场也不是坏事,只要适应了这种常态,以后就不惧任何市场的波动,但碍于整顿给市场带来的巨大落差,必须强化造血功能,设法找到正确的"增量",球场的经营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祈望政策的扶持不现实、推动青少年的参与有点舍近求远,新的消费群体还没形成、公职消费的红利不会再续,缺失的市场份额从何补足?认真对待,方法总比困难多!

球会通过不断增加举办赛事活动就是一种灵活的创收方式,但还应根据各自的优势出台更多惠民的措施及击球套餐,以激活游离的存量参与、激发"现役"球员的高频率打球热情,如果能通过灵活的措施及提升服务让来击球的球员都有多打一个轮次的冲动,那将是一个事半功倍成果!如果能使来击球的球员倍感到家的亲切和难忘的优质服务,约友及携家人回返击球频率增加,是否比花心思做其它无用功更实际、更能快速集成新的增量?高尔夫市场的和谐首先要体现对消费主体(人)的尊重和关注,谁能把消费双方的关系无缝提升到新型的服务体系,就更能驾驭现金流的流通!

事实上,虽然我们的战略目的是追求增"人头",但须知道当下增"人气"比增"人头"来得更实际些。孰轻孰重,经营者自当考究。

这是对通过存量的叠加形成新增量的思考,我们姑且用时髦语言命名它为存量+ 。对急于走出当前困境的球场经营而言,与其舍近求远寻找远期的增量,何不花心思研究如何挖潜激活这个存量+ ?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