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标准》降低高尔夫参与门槛 成进校园基石
作者:2014bjgolfer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7-08-22 浏览 354
一直以来,高尔夫运动所倡导的“诚信、自律、为他人着想”这一系列优秀品质都被青少年家长们所推崇,与此同时伴随高尔夫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中国一姐冯珊珊在里约奥运摘得铜牌,高尔夫运动在青少年人群中的迅速普及和推广已是大势所趋。

大正高尔夫《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年度数据报告(半年报)》披露,2017年上半年度中国青少年高尔夫注册球手数目较2016年增长了54.8%,全国青少年高尔夫赛事申请数目已经达到了271场。同时在2017年年初出台的《高尔夫球运动发展“十三五”规划》讨论稿提到,“到2020年,青少年人口达到2000万人,实现‘校园高尔夫’进入2000所学校,‘校园高尔夫俱乐部’达到1000家,大中小学生参与高尔夫球运动的人数达到2000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中高协《全国高尔夫球项目青少年锻炼等级标准》将成为中国青少年高尔夫运动普及推广保驾护航的“尚方宝剑”。

《等级标准》降低高尔夫参与门槛 提高参与粘性

一直以来,提到高尔夫运动,普遍人群的第一反应都是十八洞高尔夫球场,标准杆72杆,能否打八字头,实际上这在无形之中就提升了高尔夫的参与门槛。

高尔夫运动被誉为世界上难度最高的运动,对初学者,乃至学球一、两年的孩子,完成一个18洞高尔夫并不容易——需要选择合适的球杆、需要将成绩控制在合理的杆数以内,这要求球手具有相当程度的球技。这样的评判标准使得一大批青少年高尔夫球手流失在首次握杆到首次完成18洞高尔夫的过程。 

《等级标准》的出台就适时地解决了这个痛点。等级考试分为A、B、C、D四段,共一至十二级,考试内容循序渐进。其中一至六级标准的难度较小,考点主要集中在高尔夫球基本礼仪、规则、挥杆基本原理、四大基础技术、三种基本飞行路径部分。随后的七至九级则着重强调核心技术的学习,突出基础与专业技术衔接的问题;十至十二级着重体现基本技术与下场实践结合的综合运用。

换句话说,《等级标准》的1-6级,并不需要青少年真的下场打18洞,也不会对其下场成绩有所要求和界定,而是更多地考察青少年对高尔夫基本动作要领的掌握,对高尔夫运动规则、礼仪的理解。在《等级标准》研讨会上,专家们还提出前几个阶段的考试场地可以直接设置在校园内完成。这样一来,将增加进一步扩大高尔夫运动游戏范围,降低青少年参与高尔夫门槛,提高青少年参与高尔夫运动的粘性。

同时不断增加难度的7-12级将同时嫁接竞赛、升学、专业运动评级等体系,又无形中给予青少年高尔夫更多成长选择,将在某种程度上,让家长、教育届和整个社会重新审视高尔夫运动和它的教育意义,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家庭和学校的关注。
《等级标准》成校园高尔夫推广基石

在2020年,将青少年高尔夫人口扩大2000万,这离不开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的青少年高尔夫推广培训机构和各级青少年赛事。不过,如果仅凭机构的单打独斗,高尔夫运动想要迅速扩大在青少年中的人群基础几乎是天方夜谈。通过学校力量,或许是另一块法宝。《等级标准》的出台,就为高尔夫运动进学校提供了全国性的可实施课参考的标准和依据。

目前,全国有不少进入学校开设高尔夫课程机构,然而这些机构大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考评标准,每家机构的内容和标准差异比较大,可信度和可靠度不高,这无形中增加了进校园工作的难度。

2016年3月,经过严格招标程序、通过严格审定,大正高尔夫获得了由中高协授权筹备及运营《高尔夫球项目青少年锻炼等级标准》的资格,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该标准讨论稿的启动仪式和专家论证会于2017年8月完满召开,《等级标准》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和试运营。

使用《等级标准》作为依据,开展进校园工作,就好比在全中国推行普通话,对学校来说,这样的标准和依据是可靠、可信的,将更乐于接受和开设高尔夫这项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

目前,高考大学单招高尔夫特长生项目已经启动两年,在《等级标准》的出台后,小升初、初升高道路也在筹备打通中。一旦,高尔夫运动与教学升学挂钩,又有了行之有效的《等级标准》做依据,相信中国高尔夫青少年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中国高尔夫人口也会不断提升。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