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生态难题,高尔夫堪当大任
作者:lovelygolf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6-09-01 浏览 6
高尔夫球场对石漠、荒山、沙漠盐碱地等边缘性土地生态恢复和提升效果明显,而围绕这些土地所形成的环境灾变是构成当前中国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尔夫或可担负起破解生态难题的重任。   绿色高球化解生态危机   著名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戈德史密斯指出:“生态危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下去,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近几十年来,全球出现了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八大生态危机。   这些生态难题也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多年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的生态状况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国生态恶劣的重点区域,以石漠、荒山、盐碱、沙漠等土地类型为主,在全国较为典型的生态恶劣地区中,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西北风沙带以及青藏高寒区等总面积近240万平方公里,生态恶化情况也最为严重 。以喀斯特地形区为例,该区域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属于西南石灰岩分布区,碳酸盐不溶物含量低, 成土速率慢, 土壤流失严重,石漠化显著。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限制,长此以往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高尔夫球场对沙漠化地区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全球性的八大生态危机几乎都与土地有关,凸显出土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高尔夫选址青睐于荒山、荒滩、石漠、沙漠盐碱等无耕作价值的边缘性土地,并且对这些土地上恶劣的生态环境有着改善和提升的功能。在云南,石林国际高尔夫以喀斯特景观享誉全球,众多高尔夫球场也在土壤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建成,改变了石漠化地区贫瘠的地表生态。贵州的山地高尔夫近年来不断涌现,不仅有效利用了难以耕作的土地,同时对防止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发挥出独特作用。西北沙漠化干旱地区建有少量高尔夫球场,事实证明对防风固沙和植被的恢复起到显著效果。   小白球释放绿色能量   生态环保是国际高尔夫球场建造与运营管理的理念之一。早在1886年,高尔夫领域的环保组织“奥杜邦国际”就已成立,目标是保育及复育自然生态体系,特别以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为重点,提升人类利用土地、水、能源之决策能力,并保护人类生活免受污染、辐射及有毒物质之危害,维护人类福祉及地球之生物多样性。目前美国已有2300多家高尔夫球场加入该项目,全球范围内有24个国家的球场已成为该项目的成员。位于昆明的春城湖畔高尔夫以其出色的环保措施成功入选该组织,成为中国环保球场的代表。   高尔夫环境组织(GEO)是目前欧洲最权威的高尔夫球场环境认定组织,在全球享有盛誉。它通过与全球高尔夫球界的广泛合作来不断提升对高尔夫球场的环保评判标准、开发和提供创新、切实可行的项目解决方案,并致力于促进高尔夫经济、社交及环境效益等协调可持续发展。在GEO的认证过程中,主要考量的核心内容为水、能源与资源、环境质量、景观与生态、人文社区及产品与供应链等六大板块,覆盖了一个高尔夫球场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2011年8月3日,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和争取,苏州金鸡湖高尔夫成功通过GEO的认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该认证的高尔夫俱乐部。   高尔夫球场蕴含着强大的生态能量,对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改善、恢复、提高等效果。草是地球上最原始的植物之一,在其五千万年的历史当中,承担着很多重要的作用:地球表层土的保护者、雨水回收者、降低噪音者、碳污染回收者。面积广阔、维护精良的高尔夫草坪在解决这些环境难题方面有着比普通草地更为出色的表现。   碳排放引起的大气污染正成为全球性的环保难题,国外某研究机构曾在一次研究中取得了16座球场连续25年的资料,发现高尔夫草坪底下的土壤平均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吨碳。“低碳环保”正成为全球共识,高尔夫球场在低碳、减排等方面也不断进行着创新。2014年观澜湖世界明星赛举办期间,海口观澜湖特别邀请了第三方官方机构SGS对于赛事期间的各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并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交易平台购买中国首批签发的核证自愿减排量,此减排量由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开发用于中和此次明星赛。这一举动开创了国内高尔夫赛事零碳排放的先例,同时,观澜湖也开始致力于将碳中和的理念在全世界进行传递。   大面积的草坪也是小动物、地下昆虫和鸟类最好的保护区。据专业报告显示,维护良好的草坪,其地下可以养活83种蚯蚓以及各种虫类,可以非常高效率的回收金属和垃圾污染。高尔夫球场是各种鸟类能够拥有的最好自然保护区,由于高尔夫球场草坪低割,且都会有水塘和大面积草坪,可以为鸟类提供大量的食物和安全的躲藏环境,避免大型肉食动物的侵袭。   雾霾对人体危害极大,成为全球很多大城市民众的健康杀手,城市碳排放超标是重要诱因。数据监测表明,高尔夫球场的土壤每年吸收碳排放量达到50吨,球场植被直接吸收转化的碳能量也能达到2-4吨,高尔夫球场已经成为回收雾霾的最好工具。   有实验结果显示,在一个每小时76毫米的大雨中,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每公顷会流失223公斤土壤,相反的在有草皮的地面只会流失10-60公斤的土壤。高尔夫球场的草坪是密度最大的地方,每公顷有超过660亿根草可以完全有效的降低大暴雨中的土壤流失。一般的草坪如果把叶子草根和草绒层都加起来的话,每公顷有1000公斤的草网,高尔夫球场的密度可以到30,000公斤的密度。高尔夫草坪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突出能力为防止风沙、石漠等生态灾难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生态建设升级国家战略,高尔夫不该被遗忘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中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2012年11月,中共**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紧接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国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分布广泛,生态恶化问题复杂多变,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中央部署,各地采取造林绿化、产业转型、治污防污、生态修复以及乡村生态建设等措施。高尔夫球场以其绿色、健康、环保等特色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紧密结合。   高尔夫球场是天然的绿化带和隔离带。在国外,很多城市高尔夫设施建在绿化带上,发挥着防尘、降噪等市政设施的功能。在我国各地城市大兴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绿化工程的同时,如果能合理利用相关市政功能场地兴建高尔夫设施,将极大降低公共成本支出,并且保证更好的绿化效果。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之下,曾经为地方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作出贡献的工业企业,尤其是污染严重的产业形态面临着转型的命运。作为一项健康、绿色的第三产业,高尔夫能够承载大规模的劳动人口,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替代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选择之一。   此外,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掀起“美丽乡村”热潮的背景下,高尔夫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造、农民就业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如果能够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发高尔夫项目,将会让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