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训练教学大纲》(续一)
第三部分:基础篇
一 青少年高尔夫球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征与训练原则
第一节 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训练
1.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1 基本概念
1.1.1 儿童少年:一般而言:儿童指 7~12 岁,少年指 13~17 岁。
1.1.2 生长、发育、成熟
生长是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发育是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成熟是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等方面达到**水平。
1.2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有以下一些规律:
1.2.1 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过程
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
1.2.2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过程是连续的, 而不是跳跃的, 并有一定的变化程序, 例如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1.2.3 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
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
例如: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非匀速增长过程:生后第一年内前 3 个月体重长≈后 9 个月体重增长。
1.2.4 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迟早和速度不同。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
1.3 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着发育的进程。
影响生长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是:营养、疾病、气候和季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会有利于身高体重的增长, “日本中小学每天一袋免费的牛奶,身高超过了中国。 ”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肥胖等疾病。冬季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变缓慢。
1.4 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
1.4.1 心血管系统
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脏重量增加以及出现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动徐缓。运动员心脏肥大呈中等程度的肥大,以左心室肥大为主。停止运动后,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改变会逐步消失。
1.4.2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儿童在 8~9 随后肺活量快速增加,经常锻炼的儿童肺活量比缺乏锻炼的儿童大。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肺活量是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学生的必测项目。
1.4.3 肌力
体育锻炼有助于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的增加。
1.4.4 其它
经常锻炼的儿童 神经系统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耐久力增加,反应速度增快。可使一些激素分泌增加,比如生长激素增加能促进儿童身高的增加。另外经常锻炼的儿童少年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能更好的抵抗一些常见病。
2. 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特点与运动训练训练
2.1 骨骼
儿童少年骨密质较差,钙含量低一些,骨富于弹性、坚固不足,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完全骨折,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而老年人骨中的无机物增多,硬度增加,弹性下降,骨质脆性变大,易骨折。
在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注意身体的全面训练:两侧肢体都需要进行锻炼;
(3)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避免负荷过大、少用静力性练习(马步站桩、倒立) ;10 岁前不宜负重,可用抗体重练习,12~13 岁逐渐增加,15 岁后可进行较大重量的练习,动力性练习为主;过早的大力量练习会使青少年过早骨化,一些青少年运动员的骨龄大于实际年龄。
(4)注意场地选择,避免在坚硬的路面锻炼;
(5)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少用静力练习、发展腰背部、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疼痛时及时诊断; (骺软骨病:好发于 3~10 岁的儿童,男多于女,其比例为 4~6?1。本病为骨骺的缺血性坏死,初期症状较为模糊,感到肢体容易疲劳常为最先症状,在负重时髋部有轻度疼痛,但休息后消失,有不明显的跛行。病变继续进展,疼痛变为持续性。病儿跛行明显,臀肌及股部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 )
(6)注意膳食要提供丰富的营养。 (钙、铁、蛋白质)
2.2 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儿童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关节囊宽松,周围韧带力量较弱。但是牢固性相对较差,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关节脱位。
2.3 肌肉
儿童少年的肌肉相对成 人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少,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持续收缩能力差,易疲劳。肌肉生长原则:躯干先于四肢,屈肌先于伸肌(上臂的前群肌肉先于后群肌肉) ,上肢先于下肢,大肌群先于小肌群。
在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年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2)发展儿童少年肌肉力量练习,应以动力性力量练习为主(俯卧撑) ,辅以适宜的静力性练习;
(3)注意全面身体训练和发育小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踝关节、肩关节)
(4)身高增长加速时采用伸长肢体练习; (有跳跃性的练习)
(5)身高的增长缓慢后适当增加力量性练习;
(6)注意神经系统的训练提高协调性。
2.4 心血管系统
儿童少年的心脏发育差,心肌纤维松,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每搏和每分输出量比**小,但相对值大(每公斤体重供血) 。
在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负荷合理安排:对强较大持续时间不长的运动,各种活动性游戏,徒手操,哑铃等力量性练习以及短距离游泳,跳水活动等较易适应。对一些长时间紧张的运动,重量过的力量练习,对身体消耗过大耐力性练习等,则不宜过多采用。强度可以大一点,但间歇次数应多一些,密度不宜太大,练习中间多休息几次。循序渐进。
(2)儿童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造成“青春期高血压”,出现这种情况不用紧张,可照常参加体育活动,如有不适,可减少运动量,做好医务监督。
(3)采取积极手段,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生长发育,提高其机能水平。
2.5 呼吸系统
儿童少年呼吸肌力较弱, (例如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胸肌、膈肌)呼吸表浅,
在运动时需要注意:
(1)教育儿童少年注意呼吸卫生:平时要用鼻呼吸,运动中可用口鼻同时呼吸;舌头抵上颚。
(2)注意呼吸与运动的配合;扩胸吸气,含胸呼气。
(3)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中,要有意识地加深呼吸;
(4)突出以强度为主的训练,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5)采取积极的手段,提高呼吸机能;
(6)不宜做过多和过长的“憋气”。
2.6 神经系统
儿童少年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动作不协调、不准确;消退快重新恢复也快,在运动时需要注意:
(1)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穿插游戏和竞赛;
(2)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如示范、模型等;
(3)加强儿童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
(4)儿童少年可因为神经内分泌原因可表现出动作不协调,应注意区别对待。
3.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3.1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3.1.1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年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