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塘厦:高尔夫产业从萌芽到成长
作者:2005moon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5-12-08 浏览 1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迎来一批特别来宾。中国高尔夫协会主席袁伟民、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招少鸣、塘厦镇委书记管敏政等多位政府官员以及各参展企业、采购企业代表等约1200人参加了2015塘厦高尔夫球博览会(下文简称“高博会”)的开幕仪式。这是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以来,高博会第7次开门迎客。

  条件得天独厚   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50万,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278.85亿元,2015年中国科学发展百强镇中排名22位。因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其中的6个共108洞国际锦标级的高尔夫球场在其管辖区内,塘厦镇也因此与高尔夫结缘。   2004年,塘厦镇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世界高尔夫名镇”的目标。随之而来的是一家家高尔夫企业在塘厦生根发芽。在高博会出世前,塘厦已聚集了130多家高尔夫产销企业,高尔夫产业从业人员逾万人,有了兄弟球会、观澜湖等两家练习场,以“生产”+“球会(球场)”为主的高尔夫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2009年,是塘厦高尔夫产业发展值得铭记的一个年头。这一年,在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的形势下,塘厦镇研究决定举办首届高博会,在当时,此决定备受质疑。   面对疑问,塘厦镇在首届高博会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第一,塘厦有庞大的产业支撑,镇内有130多家高尔夫企业,塘厦周边也有一个庞大的高尔夫产业群体;第二,塘厦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整个珠三角的交通枢纽、几何中心,城市化发展快;第三,政府的服务和支持,参展企业都是免费参展。   众所周知,高尔夫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塘厦在打响世界高尔夫名镇品牌效应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高尔夫赛事形成的优质环境,发展高尔夫房地产业、高尔夫竞赛业、高尔夫培训业、高尔夫休闲度假业等,形成完整的高尔夫产业链条,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酒店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下,从2011年举办的第三届高博会开始,塘厦推行了“展会+赛事”的模式,充分延伸了展会价值。而近年参赛的对象也在变化,2011年的参赛对象是高尔夫爱好者,2012年是东莞企业总裁,2013年是全国各地特定球队,以及东莞市乃至周边的高尔夫精英、名流参与赛事,今年参赛对象还将拓展至青少年。   众自主品牌横空出世   在引进之初,塘厦的高尔夫企业相当一部分从事的是贴牌加工,企业存在着无品牌、缺创新、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当时塘厦镇相关负责人总结说,塘厦的高尔夫产业只能算是“初级规模”。政府发起“高博会”,其目的就是增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整合优势资源创建区域品牌和推动企业创立自主品牌提供空间。

  2011年,塘厦镇政府牵头注册了自主品牌“CTGG”。该品牌由东莞市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协会运作,由日本知名设计师和东莞市高尔夫运动用品行业协会共同设计,再交由本土企业联合生产,开发了国威、绿路、醒狮三个系列的中高端产品,涵盖了球包、球杆、球具、球衣、球帽等一整套高尔夫产品。在此基础上,塘厦在2012年第四届高博会上推出了CTGG的升级版的自主品牌——“塘厦golf”。   如今,塘厦140多家本土高尔夫制造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有30多家,比2009年增加了近30家;注册有自主品牌近45个。今年1-9月,塘厦高尔夫产业产值为16.2亿元,同比增长5.9%。大部分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坦诚,本土的高尔夫品牌已经逐渐被国内外高尔夫人士所认知。   高尔夫走进校园   2014年,塘厦镇为推广普及高尔夫运动,及时推出了高尔夫进校园的“青少年计划”。就在当年9月,塘厦中心小学和塘厦初级中学便增设了高尔夫球兴趣班。两校均以兴趣班方式开展高尔夫球运动教学,教学以户外练习为主,课堂理论知识为辅。两所试点学校学生接受培训全部免费,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和教师,所用训练器材全部由镇政府提供。试点两年后,将在全镇中小学开设高尔夫教育课。   《小康》记者获悉,目前两所试点学校接受高尔夫教学的学生人数已从去年的80人飙升至如今的1300多人,教学规模也从两个班拓展为4个年级10十多个班,高尔夫教学颇受学校欢迎。   今年的高博会上,塘厦镇还推出首届青少年模拟器邀请赛,比赛时间都在周末,为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赛,在学校已经接受过训练的中小学生也会参加。未来,这一赛事将与高博会捆绑,每年举办一次,以推动高尔夫运动的平民化。   据悉,明年塘厦镇将力争在公办学校推广高尔夫运动,并争取更多的资源。比如向观澜湖争取练习场,多组织比赛,组织高尔夫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积极在青少年中推广高尔夫运动。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