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弟披上了绿夹克 高尔夫球童的职业路
"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所以为了桌上的食物,我开始在高尔夫球场担任杆弟。"
"在阿根廷,杆弟有很多机会打高尔夫,即使是私人俱乐部,他们都会允许杆弟下场打球。这对杆弟的生涯确实是很大的帮助和激励,而且他们通常会转进职业,百分之九十的阿根廷选手曾经担任过杆弟。"
"我什么也不会,当然得靠打高尔夫来维生,所以为养小孩和老婆,我别无选择。"
这是Angel Cabrera(安哲尔‧卡布瑞拉)在2007年赢得美国公开赛后所说的故事;短短三段话,道出卡布瑞拉从杆弟到职业选手生涯的奋斗历程。现在,这位阿根廷选手再次震惊高坛,刚刚落幕的名人赛,顺利通过奥古斯塔的七十四洞测试,摘下最近八场四大赛的第二胜。
卡布瑞拉在国际高坛崛起的过程,几乎跟咱们老淡水(台湾高尔夫俱乐部)那些出身的台湾传奇名将没什么两样。**年出生于Cordoba(科多巴),十五岁为了糊口,进入当地的Cordoba Golf Club(科多拉高尔夫俱乐部)担任担弟,不过在驻场职业名将Eduardo Romero(艾都多‧罗梅洛)的鼓励和支持,二十岁升格为职业选手。
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卡布瑞拉才因为自己的国家公开赛纳入欧巡赛行程而首尝国际冠军滋味,不过真正成名之作要等到2005年的欧洲PGA锦标赛冠军。此后,卡布瑞拉的冠军足迹并不多,但只要一赢就是大比赛,接下来分别赢得美国公开赛、新加坡公开赛,以及刚刚结束的名人赛。
阿根廷地大物博,土地面积几乎是八十个台湾大,但总人口不到四千万人,高尔夫球场永远不愁没有多余的空地可供开发。然而,阿根廷运动迷的眼里永远都是足球,甚至连卡布瑞拉也不例外,毕竟只要随便一个空地,穷人家也能创造出下一个马拉度纳。相较之下,高尔夫选手的塑造难度高出甚多,不过在拥有南美洲最多球场的优势,诚如卡布瑞拉所言:"杆弟后来大多变成职业选手!"慢慢也造就出今天的盛况。
无可否认,再多的四大赛冠军,恐怕也无法改变阿根廷球迷对足球的狂热,甚至比也不上有NBA球星Manu Ginobili(马努‧吉诺比利)带动起来的篮球,不过随着卡布瑞拉的两座四大赛,加上职业巡回赛的高奖金吸引力,高尔夫成为另一主流却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World Bank Group(世界银行集团),阿根廷2008年的平均国民所得为6,050美元,连台湾的零头还有找,不过目前拥有世界排名积分的选手超过三十位,其中卡布瑞拉和Andres Romero(安德瑞斯‧罗梅洛)都在五十大行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球季更出现一位只花六场比赛就赢得欧巡赛冠军的二十岁小将Estanislao Goya(艾斯坦尼劳‧哥雅),显示愈来愈多阿根廷人试图复制卡布瑞拉的成功模式。
犹记得卡布瑞拉2007年赢得美国公开赛时,刚好碰到吉诺比利帮马刺队拿下第四座NBA总冠军,以及个人第三枚冠军戒指,当时卡布瑞拉谦虚说道:"吉诺比利仍是热门话题的第一页,因为他完成其他阿根廷人所无法做到的成就。至于我所做的,当年文森佐(1967年英国公开赛冠军)已经做过了,所以他的成就将会比较让人怀念。"
然而,这次不一样了,因为从卡布瑞拉赛后再次被问到与吉诺比利和"足球金童"马拉度拉的比较时,让人嗅出在卡布瑞拉的眼里,美国公开赛和英国公开赛的地位似乎稍稍不及名人赛;或许就因为名人赛是四大赛唯一在固定场地所举行的赛事,也或许是因为他完成当年文森佐无法完成的梦想,才让这件绿夹克更显得弥足珍贵,当然更大的或许是两座四大赛冠军的伟大成就。
"文森佐当年运气不佳,他有很好的机会,不过发生过的事就是无法改变。现在,我把这座胜利带回阿根廷,我想对我们的高尔夫运动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想名人赛就是名人赛,我所做的就是我所做的,马拉度纳和吉诺比利从事的是他们自己的运动,足球仍是我国最热门的运动,即使我赢了名人赛,也无法改变足球所代表的真正意义。"
作者: 翁明玺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