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尔夫球童培训三年有感
作者:2005moon 来源:唐高网 日期:2014-06-26 浏览 4

从事高尔夫工作有三年的时间了,从最初做教练的梦想,回到了现在做培训的现实,总有好多的感触。 谈到工作,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和新鲜的氧气,而女孩子在球场上挥洒自如又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所以我很爱我的职业,尽管工作起来并不轻松。小时候最讨厌的职业就是老师,因为我觉得那么大的人每天面对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实在是一种无言的痛苦。可是阴差阳错我还是从事了老师性质的高尔夫球童培训工作。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和我同一个时代的女孩子。最初的热情和职业的追求,变成了现在的责任,面对一张张青春的面孔,看他们对未来充满好奇和希望,我就在想,我该如何去引导好她们,我也算她们的老师,或许是迈进社会的第一任老师,一种责任的担子压在自己的肩膀上。 对于工作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总是在想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去告诉她们为什么,她们也能很开心的去学习,可是就现在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三年下来,我的感悟是: 一、温柔的解释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记得球童问我:“教练,你老是让我们拿着100码的米绳,来回的站码数,来回的测量有什么用?好无聊。”之后我告诉她:“目测码数是球童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只有不断的把现实中的距离来回在脑子里过,你的大脑才会对距离产生印象,才能估测准码距。”“哦!”球童似乎明白了。可是走了两天,我就感觉到失去了意义,唱歌、聊天似乎比这个更有吸引力,在隔壁洞都能听到她们欢乐的笑声。 二、严肃执行才是硬道理 有些丫头都是懒散成性的,可是在球童服务中禁声勿动也是不变的礼仪规范,三个月的培训期与其说是技能的培训还不如说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因为所要培训的这些东西她们都能学会,但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去做,但做呢,又强调的一个习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装作去做一件事情,或者装着完成一个动作,怎么去改变她们不好的习惯呢,首先从球童的选择上,条件的允许下,尽可能的把眼睛睁大,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善于言谈,礼貌规范的;再者实行初期淘汰,对于大把抓来的球童,初期的时候以体能训练、礼貌礼仪为主,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实行惩罚措施,改变不了的自己会放弃,实在不行了也有淘汰的理由。 我的球童总是有把腿伸出来、坐在那哆嗦、站在那哆嗦、说话声音小等习惯,每一种习惯都有一种处理方法,比如腿伸出来,可以让她左右两边最近的同伴睬她的脚,如果她的同伴不提醒她就要和她一起做10个俯卧撑,这样以来可以帮她改掉坏习惯的同时还增强团队意识。。。。。。只有严肃执行力度才能产生效果,即使她们暂时不明白这样做的好处,等到考核或者真正服务时看到不好习惯的弊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明了了。 三、心软不是帮她们 球童培训初期,我是以体能训练、礼貌礼仪、基础知识、熟悉球道为主,在体能训练中,每天早上跑九条洞其实真的是一种很挑战耐力的运动,每天出发前都能听到球童无奈的声音,可是对于球童,体能是很重要的,健康的运动需要健康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服务,所以说心软等于对他们不负责任,对于每天跑步落后太多的就要实行继续跑完三条洞政策,是挺恐怖的,可至少让大家不掉队。培训礼仪的时候总是觉得站的久了蛮辛苦的。可是想不出来个更有效果的办法。在韩国人的球会似乎礼仪更为重点。 基础知识的学习,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务,我们的宗旨是“当日事当日毕”所以对于当天完不成任务的我要求她们最晚下班,可真正惩罚过她们几次我都数的过来,结果让她们总结出来个结论“教练只是说说而已,才不舍得罚我们呢”就这样,最初很有效的督促手段失灵,总结原因是因为说到没有做到,所以吸取教训,严格执法,绝对不能心软。 结果近期的培训让我看到了成果,一句话“真的是怕了”,其实本来是一种督促手段的行为,却变成了她们工作的原则“当天完不成任务,就要加班”不知道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但至少让她们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只要习惯是好的我们就要发扬,更要坚持下去。 四、时刻提醒,重复教育 一般情况下我的球童在培训一个半月的情况下,我就会给她下场机会,而通常情况下球童第一次接触客人是很心态是很紧张的,她会尽可能的按照我说的去做,所以会出现老球童所反应过来的问题“服务死板”举个简单的例子:新球童在对于介绍球道培训的时候我的要求是第一洞需要介绍区位,也就是哪个区,接下来就是球道介绍,PAR几(明确标准杆数)多少码(明确距离)球道走向(明确果岭方向)第一杆IP点(明确击球落点) IP点周围到、过障碍的距离(明确自己的距离是否安全)自然因素。这是我培训的一个模式,对于新球童来说,她会严格按照这样的模式工作,而不管客人是不是需要,时间久了让我们的会员基本上摸清了一个规律,“啰嗦”的都是新球童。 这只是新球童普遍所犯的问题,因为她们还不能掌握灵活应对,尽管在球童服务十大技巧上第一条就是球童要比变色龙变的还要快。但这不是坏事情,至少让她们一开始就掌握规范,可再继续一段时间她的问题就来了,她会跑到你这里来问:“教练,服务客人其实没有你说的那样繁琐,他什么都不让我说,有的客人都比我还清楚,根本都不需要我们”这样的问题我相信所有做过球童培训的人都能听过,这个时候我是这样回答她们的:“是吗?那如果按照教练的要求你都会吗?”“恩!”“那就好,你们知道要适当的告知客人,客人听与不听那是他自己根据对球场的熟悉情况,你现在可以把以前学的东西简化一点,捡重点说”我没有一棒子打死她们,因为我知道总有机会让她们碰到什么都需要她们说的客人。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在不经意听到球童窃窃私语的时候我听到这样的话“今天我的客真是麻烦,什么都要问,什么都要和她说,十八洞回来害我多喝了一瓶水。。。。。。”呵呵,我就乐了,我想,也就是现在她应该明白平日的学习都是有用的了吧。 球童培训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都是让一些老的球童带着她们,这样可以很快的让她们适应群体,可我也一样发现,在和老球童出场的过程中,是学会了一些实际性的东西,可也相反,老球童一些不好的习惯她们学的比好的要快的多,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呢?这就要把她们是新球童的身份摆出来,要提醒她们是在培训期,随时都有下岗的危险,而且要把半年内的球童纳入重复培训计划,这样的话可以时刻督促提醒她们不要懈怠,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可以保证新球童的质量。 五、思想引导要永不停止(用自己的思想感染她们) 今天上网的时候有一个球童问我:“我很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球童”我觉得听到这个问题我是很喜悦的,因为这应该算是一种职业热爱,我来这个球会快一年了,起初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对于这个群体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群体应该是一种高尔夫的悲哀,高尚的职业,随着中国高尔夫的发展我觉得只要是在高尔夫工作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将来的某个部门的管理精英,可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很堕落,没有方向的群体,也许可以把理由归结为刚开业不久,不正规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一个正规的管理体系,也可以拿来做一个借口,可不能把大家的青春都葬送在这里。我看到这样的群体想过要逃避,也想过要放弃,记得在打一个电话给以前的一个领导聊天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总,我不想在这里做了”他耐心的听完我的理由之后问了我这样一句话:“你都做什么了?不是不想做了吗?”他强调的是“做”一下子,脑子里开始翻云覆雨在搜索这句话的用意,突然明白了。 “我都没有做,为什么就要着急放弃,真正打败我的不是环境是我自己,不能这样不负责人,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我在想。谢过之后我就在想,想了好多好多,开始了解公司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在不断的了解当中我才发现,其实这里的员工和任何一个地方的都是一样的可爱,都是一群年轻的孩子,只是少个人给她们引路,少个人给她们之一下前面的亮灯的地方,我总是在想只要真心为她们着想做一些对他们的发展好的事情,即使要求严格大多数人是会接受的,结果也是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大家醒了,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记得那天开晨会的时候,我和大家重新审视了球童岗位“大家作为球童来讲,永远都不要看底了自己的职业,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对于球童也是一样的,追求的高努力去做,她的将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球童,而如果相反,或许球童都坚持不了多久,既然大家选择了球童,在自己不是迫于无奈而做这份工作的情况下,大家就都要“盯”着主管、经理。。。。。。的位子。 有目标,有方向,把自己最完美的工作状态拿出来,明天那个经理就是你。球会任何一个管理岗位都要知道球童是怎么回事,而你们现在,要努力把球童作为起点,没有终点的往前,没有一个人心甘情愿做一辈子的球童,中国永远都不怕人才多,高尔夫也是,只要自己有心,只要自己努力,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也许是说到她们心里了,大家听的都很认真,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真的很欣慰,最后散会的时候竟然有两个球童跑过来说:“教练,谢谢你!”之后的工作我也真的看到了效果,少了没事无聊叽叽喳喳的麻雀堆,少了那扑克算命的扑克派对,多了淑女,练习场也多了些年轻的身影。。。。。。 说到好的球童的标准,我个人浅见 首先呢要做一名好的员工,好的员工的标准呢就是服从公司的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其次呢,我个人认为做球童有一个技能境界“我是和客人一起在打球,客人的成绩就是我的成绩”一个服务境界“客人是我的最爱” 再者就是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大脑,充实自己,不断的自我提高 说到不断的学习,让我想到了一个人,那是以前球会的总经理助理吕卫钊(吕总)和他的接触也是紧限于日常工作,再者就是一起打公司的员工比赛,我们是一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在2007年11月,那是因为在处理公司事故上,我们做在一起的谈话,那时候我们的总监钱总休假,他代理我们运作部总监,谈话间让我们又把不断的学习的重要性重审了一遍,他很注重知识武装头脑,知识来充实脑袋口袋,他给我推荐了汪中求的一些书,像《细节决定成败》我已经看完了,也许正是这次谈话又教会了我怎么走路,路该如何走才叫漂亮。对于我来说,身边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人来引导我,所以我才一步一个脚印。而我们的球童呢?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她们也是一样需要不断的鼓励,指引,这样她们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的路,也一样能更努力的工作。 而我们也能开心的看着我们的球童队伍健康成长,开开心心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白梯丫头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求职招聘